文档详情

腹部疾病患者的护理课件.ppt

发布:2025-04-06约2.19万字共6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开腹手术患者的护理(2)切口清洁与敷料更换术后24-48小时更换第一次敷料,观察切口愈合情况。使用无菌技术清洁切口,从中心向外擦拭。切口干燥无渗液时可不再覆盖敷料。若有渗液,应记录其量、颜色和气味,频繁更换敷料保持干燥。疼痛评估与管理使用疼痛评分量表(VAS或NRS)定期评估疼痛。开腹手术后常采用患者自控镇痛(PCA)、硬膜外镇痛或常规镇痛药物。观察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和瘙痒等。鼓励使用非药物镇痛方法,如舒适体位和放松技巧。切口愈合评估使用标准化工具评估切口愈合状况,如ASEPSIS评分。正常愈合表现为切口边缘对合良好,轻度红肿,无明显渗液和疼痛。异常表现包括过度红肿、化脓性渗液、裂开和局部温度升高等。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开腹手术患者的护理(3)引流管种类识别常用腹部引流管包括:T管(胆道引流)、腹腔引流管、负压引流装置和尿管等。护士应了解各种引流管的用途、正常引流量和外观,确保正确管理各类引流管。特别注意T管位置固定,避免扭曲和牵拉。引流液观察定时记录各引流管的引流量、颜色、性质和气味。腹腔引流管正常引流为淡血性液体,逐渐转为浆液性;T管引流液为胆汁样;尿管引流液应为清亮黄色。异常情况包括突然增多或减少的引流量、异常颜色变化和异味等。引流管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期检查有无堵塞或打折。避免引流管受压或扭曲,确保引流袋低于引流部位。引流管周围皮肤应保持清洁干燥,使用皮肤保护剂预防刺激。遵医嘱进行引流管冲洗或夹闭训练。早期活动指导术后24-48小时内鼓励患者开始活动,减少肺部并发症和血栓形成风险。首先进行床上活动,如深呼吸、咳嗽和翻身,逐渐过渡到床边坐立和走动。活动时注意保护引流管和切口,避免牵拉。指导患者在活动时抱枕压住切口,减轻疼痛。腹部创伤患者的护理(1)1气道评估与管理确保气道通畅是首要任务。评估患者呼吸道是否有异物、分泌物或水肿。监测呼吸频率、深度、节律和氧饱和度。如有气道梗阻征象,立即清除口腔异物,必要时协助医生进行气管插管或建立紧急气道。2呼吸评估与干预腹部创伤可影响膈肌功能和呼吸力学。观察呼吸模式、胸廓运动和辅助呼吸肌使用情况。听诊双肺呼吸音,注意有无气胸或血胸体征。根据需要给予氧疗,监测血气分析结果,必要时准备机械通气支持。3循环评估与休克识别评估脉搏的质量、频率和节律,监测血压和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休克早期征象包括心动过速、尿量减少和烦躁不安;晚期征象包括低血压、意识模糊和皮肤苍白湿冷。对于腹部创伤患者,应高度警惕出血性休克可能。4初步管理措施建立至少两条大口径静脉通路,开始液体复苏。采集血样送检,包括血常规、交叉配血和凝血功能。根据FAST超声结果和伤情严重程度,准备紧急手术或进一步检查。压迫明显出血点,保持患者温暖,避免低体温。腹部创伤患者的护理(2)腹腔内出血的观察要点腹部创伤后需警惕腹腔内隐匿性出血。观察腹部膨隆、腹围增加和移动性浊音等体征。监测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的动态变化,短时间内下降超过10%提示活动性出血。注意休克的非特异性表现,如皮肤湿冷、烦躁不安和尿量减少等。出血量估计方法通过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综合评估出血量。轻度出血(15%血容量)可无明显症状;中度出血(15-30%)出现心动过速和血压正常;重度出血(30-40%)出现低血压和少尿;危重出血(40%)可导致休克和意识障碍。结合液体复苏反应辅助判断出血严重程度。腹腔内器官损伤的识别不同腹腔脏器损伤有特征性表现:肝损伤常见右上腹痛和右肩痛;脾损伤表现为左上腹痛和Kehr征阳性;空腔脏器穿孔表现为腹肌紧张和反跳痛;胰损伤可有血淀粉酶升高和腹痛放射至背部。注意损伤可能延迟显现,需持续监测。伤口与引流管管理遵循无菌原则护理开放性腹部伤口,观察有无感染征象。对于术后引流管,记录引流液量和性质,保持引流通畅。特别注意引流液突然增多、性质改变或新发血性引流,这可能提示继发性出血或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急性腹膜炎患者的护理病因识别急性腹膜炎可由消化道穿孔、腹腔脏器感染、腹部手术后并发症等引起。辨别原发性和继发性腹膜炎有助于确定治疗方向。收集患者病史,注意近期腹部手术史、创伤史和慢性疾病史,协助医生确定可能病因。1临床表现监测典型症状包括持续性腹痛、腹肌紧张和反跳痛。全身症状有发热、寒战、恶心呕吐和肠麻痹等。定期评估腹痛强度和范围,记录体温曲线和呕吐情况,监测肠鸣音变化,这些都是判断病情进展的重要指标。2抗生素使用管理腹膜炎患者通常需要广谱抗生素治疗,覆盖肠道菌群。严格按医嘱执行抗生素治疗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