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pdf

发布:2025-04-07约2.57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

各位老师,下午好!

经验谈不上,只不过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积累了一点感想和做法,今天借此

机会和大家沟通、交流一下。下面我就从三方面来说。

一、备课、上课是根本

1、课前准备关键是备好课。①首先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

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

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②其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了解他们的

兴趣、需要和习惯,知道他们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以采取相应的预防

措施。③再次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

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课堂上关键是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有所提高。在数学课上,把抽象的数学

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同时,

也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在主动探究中学

习。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让

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己能完成的,我决不包办代替。如二年级数学开始学习《除

法》,大家都知道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又是

学习除法的基础中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开始学习除法的启蒙

阶段。因此让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深入领会和对除法的兴趣等方面又都直接

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单元的的教学内容显得尤其重要。特别是《用除法解

决问题》这部分内容课本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的,教学时我充分利用

这一资源,让学生多看多想多说,在看中发现数学故事,在想中发现数学问题,

在说中发现数学之美。久而久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碰到简单的教学内容,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学,不懂的地方提出来,由老师和同学

们共同解决。让学生的智慧、能力、情感、心理得到满足,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

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哪有不愿学的道

理。

二、学生管理是关键

对学生的管理关键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后进生的转化。

大家都知道,对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我认为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形式,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逐步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勇于表

达自己的想法,乐于与人合作等内在的学习品质。老师还要明确,学生这些良好

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就能完成的。教学中,不要急于求成,

不要对学生过早地提出统一的、硬性的要求,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让

学生学会讨论、学会交流、学会思考、学生合作、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分

享。这些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为学生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

无穷。所以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

1、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

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上课专心倾听包括看、

听、想、做等四个方面。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首先,要选择好思考的材料,创设思考的情境。先让学生独立地解题,再让

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有条理地思

考问题的习惯,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要重视提出问题。大家都知道

提出问题比解答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即使学生提出

一些离奇的问题也不要紧,教师也要引导、鼓励,并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使

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如教学解决问题时,让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不

同的问题。如果有的学生提出的是已学过的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你还能提

出其他问题吗?能否试着解答出来。”并要求与自己小组的成员尝试着解决一些问

题。这样既学会了新知识的解法,又复习了前面的旧知识。

3、养成良好的数学作业书写习惯

作业必须整齐干净符合解题要求,做后要检查做前要改错。

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考试习惯

我个人认为要教给学生考试的方法

a、要有慎重的考试态度。无论哪一种考试,或单元测试或期中期末考试,

都要让学生明白,认真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也是考试取得成功的关键。

b、认真读题。学生只有认真细致,掌握方法,才能有良好的考试习惯,所

以教师要教会学生认真细致的各种方法。如拿到试卷以后,不要着急去做,要先

去认真读题,每做一题,都要抓住题目中关键字、词、句来对题目进行仔细分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