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年新教材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案十八鉴赏现当代诗歌的形象分析思想情感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发布:2025-04-07约3.0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5

鉴赏现当代诗歌的形象,分析思想情感

一、对点练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艾青

春天了

龙华的桃花开了

在那些夜间开了

在那些血斑点点的夜间

那些夜是没有星光的

那些夜是刮着风的

那些夜听着寡妇的咽泣

而这古老的土地呀

随时都像一只饥渴的野兽

舐吮着年轻人的血液

坚韧的人之子的血液

于是经过了悠长的冬日

经过了冰雪的季节

经过了无限困乏的期盼

这些血迹,斑斑的血迹

在神话般的夜里

在东部的深黑的夜里

爆开了多数的蓓蕾

点缀得江南到处是春了

人问:春从何处来?

我说:来自郊外的墓窟。

1937年4月为纪念“左联”五烈士①而写

注①1931年2月7日,在上海龙华的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和胡也频五位革命作家被隐私枪杀。

1.“桃花”意象在诗中既实又虚,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二)(2024·山东济宁三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还给我

严力

请还给我那扇没有装过锁的门

哪怕没有房间也请还给我

请还给我早晨叫醒我的那只雄鸡

哪怕已经被你吃掉了也请把骨头还给我

请还给我半山坡上的那曲牧歌

哪怕已经被你录在磁带上了也请还给我

请还给我

我与我兄弟姐妹们的关系

哪怕只有半年也请还给我

请还给我爱的空间

哪怕被你用旧了也请还给我

请还给我整个地球

哪怕已经被你分割成

一千个国家

一亿个村庄

也请还给我

2.“还给我”是这首诗的核心诉求,简要概括作者希望“还给我”的原委是什么。

二、仿真练

(2024·山东日照联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3~6题。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多数个疲乏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望见那皱了的漂亮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宏大的疲乏,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深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3.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描绘的是乡村常见的图景:秋天,收割好的水稻被捆成一束束,立在稻田里。

B.“黄昏路上我望见那皱了的漂亮的脸”,“皱”写出了母亲的苍老,“漂亮”蕴含着诗人对母亲的讴歌。

C.“收获日的满月”与“金黄的稻束”两个意象都是饱满、丰硕的,是承载了诗人情感和思索的客观自然物。

D.“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中,“这”指上文描写的满月、树巅、暮色、远山等稻田的周边环境。

4.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头“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与结尾“而你们,站在那儿”前后呼应,具有形式美。

B.“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是实写,描绘了暮色中远山环绕的景象,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C.“肩荷”“低首深思”等词语将稻束人格化,把稻束与母亲的形象进一步联系起来,生动形象。

D.诗歌节奏舒缓、从容,与柔软的色调、静默的氛围非常吻合,共同营造出诗思与哲思相交融的艺术境界。

5.“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6.诗中“稻束”和“母亲”有哪些相同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

1.参考答案①实:指在春天爆开了多数的蓓蕾的龙华的桃花。②虚:指桃花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光明,象征着新的社会。

解析诗人写春,始终是围围着“桃花”绽开的。一起先,诗人就开宗明义地点出了“春”,点出了“桃花”:“春天了/龙华的桃花开了”。这是实写,也是虚写。实写:五烈士牺牲是在春天,春天,就有桃花开放。虚写:由“在东部的深黑的夜里/爆开了多数的蓓蕾/点缀得江南到处是春了”可知,这“春天”,这“桃花”,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光明,象征着新的社会。“桃花”这一意象表达了憧憬光明、歌颂志向的主题。

2.参考答案①人与人之间没有隔阂、和谐相处的关系。②符合自然规律和人性的田园生活。③不被商业化、纯朴自然的艺术形式。④兄弟姐妹之间的天伦之爱。⑤纯净美妙、不受世俗污染的爱。⑥和平、团结、友爱的大同世界。

解析由“没有装过锁的门”可以看出,“我”不愿被异己的力气所封闭,“我”希望拥有自由的空间。诗人呼喊人与人之间没有隔阂、和谐相处的关系。由“早晨叫醒我的那只雄鸡”可以看出,“我”不愿不分昼夜不辨黑白地活着,“我”必需主宰自己的时间;依据“半山坡上的那曲牧歌”可以看出,“我”渴望诗意地生活,拥有安静与安适。诗人呼喊符合自然规律和人性的田园生活,呼喊不被商业化、纯朴自然的艺术形式。由“我与我兄弟姐妹们的关系”可以看出,“我”不愿被孤立被边缘化,“我”渴望温馨和谐、相亲相爱的人际关系。诗人呼喊兄弟姐妹之间的天伦之爱。依据“爱的空间”可以看出,“我”憎恶生活在充斥冷漠、布满仇怨、杀机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