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新教材高中地理 3.3 大气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湘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2024春新教材高中地理3.3大气热力环流教学设计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意图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大气热力环流。这个课题可是地理学科中的“明星”哦!??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大气运动的奥秘,还能体会到地球气候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堂充满魅力的地理课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吧!???????
核心素养目标
1.发展地理实践力:通过观察大气热力环流现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探究的能力。
2.增强人地协调观:引导学生理解大气运动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培养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3.提升科学思维: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大气热力环流现象,培养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同学们之前已经学习了大气的基本组成、性质以及一些基本的气象现象,如风、降水等。这些基础知识为今天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大部分学生对气象现象充满好奇,对大气环流的现象也表现出一定的兴趣。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强,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复杂概念。学习风格上,有的同学更偏向于通过图形、图像来学习,有的则更喜欢通过文字描述和案例分析来理解。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学习大气热力环流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首先,大气环流涉及的概念较为抽象,如热力性质、气压差异等,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其次,学生对不同纬度大气环流的差异理解可能存在困难,需要通过对比分析来加深认识;最后,学生可能难以将大气环流现象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需要通过实际案例或情景模拟来增强实践应用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首先通过生动案例引入大气热力环流的概念,随后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环流系统的形成原因和影响。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不同纬度的大气运动,体验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3.利用多媒体展示大气环流动画,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环流的形成和变化。
4.安排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简易的风向标,观察风向的变化,加深对热力环流的感受。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揭开大气神秘的面纱,探索大气热力环流这一地理现象。大家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大气运动和气象现象吗?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让我们一起踏上这场知识的冒险之旅吧!
【活动一:热力性质与气压差异】
1.**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大气的热力性质。你们知道什么是热力性质吗?
2.**学生回答**:我知道,热力性质是指物质吸收或释放热量时温度变化的特性。
3.**教师总结**:很好,那么大气中的热量是如何影响气压的呢?
4.**学生讨论**:讨论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5.**教师讲解**:当太阳辐射照射到地球表面时,不同地区的受热程度不同,导致温度差异。温度高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压区;温度低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形成高压区。这就是气压差异的形成原理。
【活动二: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
1.**教师提问**: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气压差异,那么大气热力环流是如何形成的呢?
2.**学生回答**:大气热力环流是由地球表面不同地区的温度差异引起的。
3.**教师讲解**:是的,当地面受热不均时,会形成低压和高压区。大气会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形成热力环流。这个过程包括上升气流、水平运动和下沉气流三个阶段。
4.**学生观察**:观察课本上的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理解各个阶段的特点。
5.**教师总结**: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是地球表面温度差异和气压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
【活动三:不同纬度的大气环流】
1.**教师提问**:那么,不同纬度的大气环流有什么特点呢?
2.**学生回答**:不同纬度的大气环流受地球自转、太阳辐射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不同的特点。
3.**教师讲解**:以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为例,讲解不同纬度大气环流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4.**学生讨论**:分组讨论不同纬度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5.**教师总结**:不同纬度的大气环流对全球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们共同维持着地球上的气候平衡。
【活动四:大气热力环流的应用】
1.**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大气热力环流,那么它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
2.**学生回答**:大气热力环流可以解释很多气象现象,如季风、台风等。
3.**教师讲解**:是的,大气热力环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季风是由大气热力环流引起的,它影响着我国的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