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燕歌行》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发布:2025-04-05约3.5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燕歌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燕歌行》教学设计

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3.授课时间:2023年11月8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2.提升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

3.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4.锻炼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之前,已经对古代诗歌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识别基本的诗歌形式和韵律,具备一定的古文阅读能力。然而,对于《燕歌行》这样深层次的诗歌分析,学生可能还缺乏系统的学习。

2.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对古代文学有浓厚兴趣,愿意深入探究;而另一些学生可能对古文阅读感到枯燥,缺乏耐心。学生的能力水平各异,部分学生具备较强的文学鉴赏能力,能够快速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而部分学生可能在理解诗句和把握诗歌结构上存在困难。学习风格上,学生既有偏于感性理解的,也有偏于理性分析的。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学习《燕歌行》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一是对诗句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理解困难;二是难以把握诗歌的整体结构和情感脉络;三是对于诗歌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缺乏认识。此外,学生可能因为对古代战争背景不熟悉,而难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教师需要针对这些挑战,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和辅助材料,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燕歌行》的背景、作者及诗歌结构。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共同探究诗歌的深层含义。

-情景模拟: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诗歌所描绘的战争场景,增强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2.教学手段:

-多媒体展示:利用PPT展示诗歌原文、作者介绍及历史背景,增强视觉冲击力。

-音乐辅助:播放与诗歌情感相符的音乐,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意境。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相关资料,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教师通过播放古代战争场景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思考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进而引出《燕歌行》这首诗歌。

-回顾旧知:教师简要回顾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如韵律、修辞手法等,为学习《燕歌行》做好铺垫。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教师详细讲解《燕歌行》的作者、创作背景、诗歌结构及主要意象。

-举例说明:教师选取诗歌中的典型诗句,如“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分析其意境和情感表达。

-互动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以及诗人如何通过这些手法表达对战争的反思。

3.情景模拟(约1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扮演诗中的角色,体验诗歌所描绘的战争场景。

-教师指导: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和主题。

4.诗歌赏析(约15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燕歌行》进行赏析,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赏析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5.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指导: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

6.总结与反思(约5分钟)

-教师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燕歌行》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学生反思: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7.布置作业(约5分钟)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燕歌行》的读后感,进一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知识点梳理

1.《燕歌行》背景知识

-作者:唐代诗人李白

-创作背景:李白在安史之乱时期,对战乱中的士兵生活充满同情,创作了这首反映士兵生活的诗歌。

2.诗歌内容分析

-诗歌主题:反映战争给士兵和百姓带来的苦难,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情感表达:诗歌中充满了悲壮、激昂、哀怨等复杂情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

-艺术手法:

-比喻:如“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通过比喻手法描绘出边塞风光,渲染出战争的悲壮氛围。

-对比: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对比过去和现在,表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象征:如“燕歌行”中的“燕”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也代表边疆的边疆战士。

3.诗歌结构分析

-诗歌形式:七言古诗,押韵严谨,节奏鲜明。

-诗歌层次:诗歌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描绘战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