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内部资料】高中历史新课标总复习课件高》-公开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授课人:刘丽珍 对外开放,即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 对外开放的含义是什么? 一.对外开放的背景 国际方面 国内方面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1.经济特区的创办: 2.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3.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4.各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立: 三.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时间 目的 有利条件 成就 四.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体系: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当今中国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有何主要区别? (05广东综)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东成为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其优势在于广东 ①毗邻港澳,有对外开放的地利优势 ②作为侨乡,有利于吸引华侨回国投资 ③历来是对外开放的门户 ④具有比国内其他地区更雄厚的工业基础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 (08宁夏卷) 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毗临港澳 B.政策扶持 C.科技领先 D.资源丰富 3.(08山东文综基)“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发表诗篇。”歌曲《春天的故事》中所指的“诗篇”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哪一篇历史文献?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D.《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一.对外开放的背景 1、国际方面: ①国际形势走向缓和,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②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2、国内方面: ①文革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中国大大落后于世界,急需恢复和发展经济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对外开放的伟大决策 ③邓小平等认识到“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环顾全球,今天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没有一个是闭关自守的。对外开放的政策是中国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1.经济特区的创办 开端: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扩大:1988年海南省 特点: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 成就: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有探索和示范作用 深圳成为“一夜崛起城市” 2.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1984年 14个 3.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985年后:长三角 珠三角 闽东南 环渤海地区 4.沿边、内地开放和各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立 1988-2002共设4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过程: 第一步:经济特区 第二步:沿海港口城市 第三步:沿海经济开放区 第四步:沿海及内地开放城市 点 线 面 沿 海 内地 厦门 深圳 汕头 珠海 学思之窗:国家为什么决定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设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①靠近港澳台,便于往来 ②华侨多,有利于引进资金技术 ③资源丰富 ④是对外交通重要港口,与海外联系密切 海南 含义: “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范围,实行与其他地方不同的经济政策,如在吸引外资、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待遇,以此引进外资、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注意:它不是政治特区,它的前提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思想文化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思考:什么叫经济特区?“特”在哪里? 特点:第一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第二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 “外向型经济”战略 与国际市场紧密联系,大力引进外来资金与技术,产品以外销为主;以出口创汇为主要生产目标。 对外开放前的深圳 今天的深圳 厦门 深圳 珠海 海南 汕头 1992年,在特区,外商实际投入占全国外商实际投资的29%,外贸出口占全国出口总值的1/7。 厦门 深圳 汕头 珠海 北海 广州 湛江 福州 温州 宁波 南通 连云港 青岛 烟台 秦皇岛 大连 上海 天津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