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药学药学班.ppt

发布:2017-11-18约8.37千字共4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薄层鉴别 对照品:大黄酸、大黄药材 吸附剂:硅胶H薄层板 展开剂:石油醚-甲酸乙酯-甲酸(15:5: 1)?? 1、在与大黄酸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置氨气中熏后,日光下检视,斑点变为红色。)2、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五个橙黄色荧光斑点。 供试品色谱中 质量评价 干燥失重:不得过15.0% 灰分:总灰分不得过10.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0.8% 土大黄苷:取本品粉末甲醇浸液点于滤纸上,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不得显持久的亮紫色荧光。 浸出物:热浸法测定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少于25.0% 含量测定:HPLC测定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及大黄素甲醚的总量,不得少于1.5% 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 第四节 性状鉴定 生药性状鉴定是运用人体的感官看、摸、闻、尝及水试、火试等直观的方法,对生药的性状,包括形态、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断面、气味等特征作为依据而进行鉴别的方法。 性状鉴定主要观察完整的生药及饮片。 性状鉴定内容: 1、形状(shape, form):与生药的形状与药用部位有关; 2、大小(size):指生药的长短、粗细、厚薄等; 3、色泽(color):各种生药的颜色不同,同一生药的色泽变化与生药的质量有关; 4、表面特征(surface character):生药表面的特征不尽相同,如光滑、粗糙、皱纹、皮孔或毛茸等; 5、质地(texture):生药的质地特征可分软硬、坚韧、疏松、致密、黏性或粉性等。 6、断面(fracture):一是指生药的自然断面,二是指用刀横切(或削)成的断面。易折性、粉尘性、响声、断面特征。 7、气(odour):挥发性物质。 8、味(taste):口尝的实际滋味。 9、水试法:是利用生药在水中发生沉浮溶解、颜色变化、透明度、膨胀性、旋转性、粘性、酸碱变化等现象进行鉴别。如红花浸水中,水变金黄色不褪色。苏木投热水中,水显鲜艳的桃红色。秦皮浸水中,水浸液显蓝色荧光等作为鉴别依据。 10、火试法:是利用生药受火燃烧后产生的颜色,烟雾、响声、膨胀、熔融聚散等变化现象进行鉴别。 第五节 显微鉴定 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镜对生药及成方制剂中药味的组织、细胞或内含物等特征进行鉴别的一种方法。是生药鉴别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显微鉴定常用的方法 横切片或纵切片: ?? 选取生药适当部位,用徒手或滑走切片法制作切片,用甘油醋酸试液、水合氯醛试液或其它试液处理后观察。必要时可选用石蜡切片法制片观察。 ??对于根、根茎、茎藤、皮类等,一般制作横切片观察,必要时制纵切片。 表面制片:鉴定叶、花、果实、种子、全草等类生药,可取叶片、萼片、花冠、果皮、种皮制表面片,加适宜试液,观察各部位的表面(皮)特征。 ??方法为水合氯醛液,在小火焰上微微加热透化。 粉末制片   粉末生药可选用甘油醋酸试液,水合氯醛试液或其他适当试液处理后观察。为了使细胞、组织能观察清楚,需用水合氯醛液装片透化。 二、显微鉴定要点?????? 1. 根类生药 2. 根茎类生药 3. 皮类生药 组织 4. 叶类生药 细胞 5. 花类生药 内含物 6. 果实类生药 7. 种子类生药 (一)根类生药 组织构造: ??各种类型根类的区别:观察根类药材的组织构造,可根据维管系统,区别其为双子叶植物的初生构造、次生构造或单子叶植物根。 粉末鉴定: 以具有鉴别特征的细胞后含物、厚壁组织、分泌组织为重点,其次是表皮、下皮、根被或木栓组织、内皮层、导管及管胞。 包括:淀粉粒、结晶、分泌组织、纤维、石细胞、导管、木栓组织 ?? 薄壁细胞 (二)根茎类生药 组织构造: 观察根茎类生药的组织构造,首先根据中柱、维管束的类型,区别其为蕨类植物、双子叶植物或单子叶植物的根茎。 粉末特征: 根茎类粉末生药的观察,与根类相似。 ??注意鳞茎、块茎、球茎常含多量较大的淀粉粒,其形状、大小、脐点、层纹以及复粒、半复粒、多脐点单粒(如贝母类)等特征是鉴别的重要依据。 ??鳞茎的鳞叶表皮常可察见气孔。单子叶植物根茎较易见到环纹导管。蕨类植物根茎只有管胞。 (三)茎藤类生药: 组织特征: 双子叶植物草本茎:表皮、皮层、中柱鞘、形成层、韧皮部、髓 单子叶植物茎:最外层为表皮,其内基本组织中散生许多有限外韧 型维管束,无髓。 裸子植物茎的构造与双子叶植物木本茎类似,但木质部多为管胞,无导管(麻黄除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