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药学5版绪论.ppt

发布:2019-02-09约1.59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我国现代生药学的发展概况 20世纪30年代《生药学》上下卷 1954~1960年《中药鉴定参考资料》第一集、《 中药材手册》、《中药志》、《药材学》 1970~1975年掀起群众性的中草药运动,《全国中草药汇篇》及彩色图谱、《中药大辞典》、《中药志》第二版 1983年全国性中药资源普查,《中国中药资源》、《中国本草彩色图鉴》、《中华本草》、《中国民族药志》 近年来有关书籍更多如《中国药典中药彩色图谱》、《中国药典中药薄层色谱彩色图谱》、《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常用中药鉴定大全》、《中药鉴定手册》、《现代中药鉴定新技术》、《中药分子鉴定》、《中草药现代研究》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 * * * 嘉应医学院药学系(李兰芳) 蔡少青 主编 王天志 秦路平 副主编 (5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生药学 一、生药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任务 绪 论 1、药物的概念: 2、药物的类型: 天然药物 化学合成药(西药) 生物制品 来源于植物、动物和矿物 包括中药、草药、民族药 生药:指未经加工或经过简单加工而未精制的 天然药物。即药材,兼有生货原药之意。 中药: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材。 包括中药材、饮片、中成药 草药:草医用于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 民族药:各民族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 道地药材:指产于特定产区,货真质优的生药 3、学习对象和内容: 生药学——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理学、中医学等知识研究生药的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化学成分、品质评价、医疗用途及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科学。 4、生药学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一、生药的质量 三、生药资源持续利用 二、生药的临床应用及依据 4、学习的目的和任务: 1.准确识别鉴定生药基源,整理复杂的天然药物品种。 2.调查、保护、开发天然药物资源。 3.拟订天然药物的品质评价标准并对其进行品质评价。 4.加强中药材生产规范化研究。 二、我国古代重要本草著作简介 “本草”:古代记载药物的书籍。 1.《神农本草经》 汉 不详 365种 2.《本草经集注》南北朝 陶弘景 730种 3.《新修本草》 唐朝 苏敬 844种 又名《唐本草》——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 5.《本草纲目》 明朝 李时针 1892种 4.《证类本草》 宋朝 唐慎微 1744种 ——现存最早的内容完整的古代本草 清代乾隆年间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 清代道光年间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和《植物名实图考长编》 三、生药学的起源与我国生药学的发展 生药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传统的本草学时期、近代的商品生药学时期和现代的生药学新时期。 传统的本草学时期:从二千多年前出现古代本草著作,直到19世纪初生药学成为独立的学科。 近代的商品生药学时期:19世纪初生药学成为独立学科,生药成为国际上的特殊商品。1838年德国学者阐明植物的显微构造及其在生药鉴定方面的应用 现代生药学新时期:20世纪30年代生物效价测定、物理化学分析方法的应用 50年代色谱法的应用 60年代光谱法等现代技术的应用 992 2691 第七版 2000年 522 2735 第六版 1995年 509 1751 第五版 1990年 1147  3212 第八版 2005年 506 1489 第四版 1985年 1152 1925 第三版 1977年 643 1310 第二版 1963年 78 531 第一版 1953年 天然药及中药制剂 收载药 版别 时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