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计量经济学三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ppt

发布:2017-11-23约1.04万字共1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说明 考虑到一些学校将一元回归模型作为自学内容,直接从多元回归模型开始讲授,所以本章课件有一部分内容与第2章重复。(主要出现在基本假设和估计方法部分) 如果从一元回归模型开始讲授,可以将本章课件的重复内容略去。 按(***)式估计 按(****)式估计 四、非线性约束 说明 非线性约束检验是建立在最大似然原理基础上的。主要的检验: 最大似然比检验(likelihood ratio test, LR) 沃尔德检验(Wald test, W) 拉格朗日乘数检验(Lagrange multiplier test, LM)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在大样本下,以共同的检验为基础,而自由度就是约束条件的个数。 本节不作为教学内容,供有兴趣的同学自学。 合并两个时间序列为( 1,2,…,n1 ,n1+1,…,n1+n2 ),则可写出如下无约束回归模型 如果?=?,表示没有发生结构变化,因此可针对如下假设进行检验:H0: ?=? 施加上述约束后变换为受约束回归模型: 检验的F统计量为: 参数稳定性的检验步骤: 分别以两连续时间序列作为两个样本进行回归,得到相应的残差平方: RSS1与RSS2 将两序列并为一个大样本后进行回归,得到大样本下的残差平方和RSSR 计算F统计量的值,与临界值比较。若F值大于临界值,则拒绝原假设,认为发生了结构变化,参数是非稳定的。 该检验也被称为邹氏参数稳定性检验(Chow test for parameter stability)。 2、邹氏预测检验 如果出现n2k ,则往往进行如下的邹氏预测检验(Chow test for predictive failure)。 邹氏预测检验的基本思想: 先用前一时间段n1个样本估计原模型,再用估计出的参数进行后一时间段n2个样本的预测。 如果预测误差较大,则说明参数发生了变化,否则说明参数是稳定的。 转变为约束回归问题。 邹氏预测检验步骤: 在两时间段的合成大样本下做OLS回归,得受约束模型的残差平方和RSSR ; 对前一时间段的n1个子样做OLS回归,得残差平方和RSS1 ; 计算检验的F统计量,做出判断: 给定显著性水平?,查F分布表,得临界值F?(n2, n1-k-1),如果 FF(n2, n1-k-1) ,则拒绝原假设,认为预测期发生了结构变化。 例3.6.3 中国城镇居民食品人均消费需求的邹氏检验。 参数稳定性检验 1985~1997: RSS1=0.0083 1998~2006: 1985~2006: RSS2=0.0008 RSSU=0.0178 给定?=5%,查表得临界值F0.05(3, 16)=3.24 结论:F值临界值,拒绝参数稳定的原假设,表明中国城镇居民食品人均消费需求在1998年前后发生了显著变化。 说 明 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经济变量的关系是复杂的,直接表现为线性关系的情况并不多见。 如著名的恩格尔曲线(Engle curves)表现为幂函数曲线形式、宏观经济学中的菲利普斯曲线(Pillips cuves)表现为双曲线形式等。 但是,大部分非线性关系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数学处理,使之化为数学上的线性关系,从而可以运用线性回归模型的理论方法。 一、模型的类型与变换 1、倒数模型、多项式模型与变量的直接置换法 例如,描述税收与税率关系的拉弗曲线:抛物线 s = a + b r + c r2 c0 s:税收; r:税率 设X1 = r,X2 = r2, 则原方程变换为 s = a + b X1 + c X2 c0 2、幂函数模型、指数函数模型与对数变换法 例如,Cobb-Dauglas生产函数:幂函数 Q = AK?L? Q:产出量,K:投入的资本;L:投入的劳动 方程两边取对数: ln Q = ln A + ? ln K + ? ln L 3、复杂函数模型与级数展开法 方程两边取对数后,得到: (?1+?2=1) Q:产出量,K:资本投入,L:劳动投入 ?:替代参数, ?1、?2:分配参数 例如,常替代弹性CES生产函数 将式中ln(?1K-? + ?2L-?)在?=0处展开台劳级数,取关于?的线性项,即得到一个线性近似式。 如取0阶、1阶、2阶项,可得 二、可化为线性的非线性回归实例 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