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整体救治方法对严重创伤急救疗效的影响.doc

发布:2017-12-30约3.4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整体救治方法对严重创伤急救疗效的影响 范志刚   (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新疆 石河子832000)   【摘要】目的:整体救治方法对急救疗效的影响效果观察。方法:本文选取140例严重创伤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救治方式,研究组采用整体救治方法,对比两组的急诊治疗效果、死亡率等指标大小。结果:研究组的急诊治疗各项指标如手术时间、确诊时间以及救治时间大小分别是(33.55plusmn;6.92)分钟、(30.28plusmn;8.74)天以及(14.63plusmn;6.50)小时,和对照组的急诊治疗各项指标如手术时间、确诊时间以及救治时间大小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lt;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严重创伤患者采用整体救治方法治疗后,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消除创伤带来的不良影响,提升急救救治效果。   【关键词】整体救治方法;急救疗效;影响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641【文献标识码】A   创伤是一种临床中比较常见的外科疾病,在临床中没有出现比较统一的针对严重创伤开展的急诊救治方式,因此其临床疗效也是比较有限的[1]。在具体治疗工作开展过程中,不论通过何种方式对患者实施急诊治疗过程,其最根本的目标就是建立比较完善的、系统的临床救治体系,进一步提升了患者的生存效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2012年04月~2015年04月的140例严重创伤患者,每组各70例。男76例,女64例,年龄30.60岁到75.10岁,平均年龄(57.59plusmn;17.65)岁。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救治方式,开展现场简单的包扎处理[2],之后对于出血患者及时进行止血操作,妥善固定,再由救护车将患者立即送往医院就诊,在整个运送途中一旦患者的病情加重后,需要实施液体复苏治疗、給氧治疗过程,必要情况下进行电击除颤治疗、心肺复苏等急救过程。   研究组采用整体救治方法[3],在上述基础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实施整体急救治疗过程,途中通过车载监护设备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其他相关指标进行密切监测,通过有效的通信设施和设备等,能够及时和医院急诊科室进行沟通交流,对患者的病情发展变化以及其他方面的情况进行正确认识,嘱咐医院负责接收的相关人员提前做好准备工作,通知相关科室医护人员提前待命,在患者运送到医院后,立即通过绿色通道对患者及时进行检查和手术治疗过程,缩短救治时间,手术过后对其生命体征指标进行密切观察,进一步送往重症监护室继续观察,实施专科治疗过程[4]。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X(—)+S)或chi;2检验(%), Plt;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急诊治疗效果各项指标结果对比   研究组的急诊治疗各项指标如手术时间、确诊时间以及救治时间大小分别是(33.55plusmn;6.92)分钟、(30.28plusmn;8.74)天以及(14.63plusmn;6.50)小时,和对照组的急诊治疗各项指标如手术时间、确诊时间以及救治时间大小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lt;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的急诊治疗效果各项指标结果对比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分钟) 确诊时间(天) 救治时间(小时)   研究组 70 33.55plusmn;6.92 30.28plusmn;8.74 14.63plusmn;6.50   对照组 70 53.28plusmn;9.98 50.70plusmn;9.85 22.19plusmn;8.69   P <0.05 <0.05 <0.05   2.2两组的死亡率指标大小结果对比   研究组的死亡率为2.86%(2/70),对照组的死亡率为12.86%(9/7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lt;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3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57%(69/7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0.00%(56/7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lt;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严重创伤病情发展比较快,一些病情变得很复杂,并且很多患者出现了多种复合外伤的情况,患者一旦受到严重创伤后,很容易引起其他不良反应症状比如早期休克等症状,其中失血性休克、严重的颅脑损伤等很容易引起患者死亡[5]。因此在临床中一定要加强正确认识,对其临床症状及时加以识别。对于此类疾病在治疗过程中,急诊救治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急救服务体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