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产加工制造企业涉税分析与风险控制)课件.ppt

发布:2019-06-04约1.08万字共10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制造企业的涉税业务分析与风险控制 ;第一章 制造业的经营流程与税务关注点; 1.对某制造企业税务风险指标设置揭示制造企业哪些潜在问题?;序号;序号; 问题的提出: (1)公司的盈利情况正常吗? (2)关联交易中有没有税务问题。 (3)期间费用中有没有虚构业务? (4)销售产品后及时回款吗? (5)往来款项总体偏高或呈波动状态的税务问题? (6)边角料产生收入了吗? …;制造企业具有生产场地、厂房、设备、生产用材料、维持生产所需人员,从税务管理的角度,对制造企业展开深入的涉税问题分析具备相对成熟的条件。 比如:公司的规模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公司产能与动力的关系,同行业的收益比较,同行业的消耗比较等。; 2.企业财务指标与税务风险指标比较与分析。 (1)销售毛利率 毛利占销售净值的百分比,通常称为毛利率。其中毛利是销售净收入与产品成本的差。 销售毛利率计算公式:销售毛利率=(销售净收入-产品成本)/销售净收入×100%   通常,分析者主要应考察企业主营业务的销售毛利率。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主营业务销售毛利率=(主营业务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 ◎从税务的角度看,毛利率的高低应有横向与纵向两个方面,横向是公司所在的行业整体水平和企业自身所处的位置。 ◎纵向是公司自身在不同年度、不同月份的波动情况,波动过大的所属月、所属年度都是风险较高的纳税期间。;如:X公司纵向财务分析指标; 如: Y企业专业从事机械制造、矿山设备及配件制造,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所得税享受高新技术企业15%的优惠税率。2012年申报销售额16,497.68万元,缴纳增值税407.56万元,增值税税负率3.68%,比行业均值高出0.08%;(横向税负率比较); (2)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inventory turnover)又名库存周转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它是销货成本被平均存货所除而得到的比率,或叫存货的周转次数,用时间表示的存货周转率就是存货周转天数。; 如:薄膜生产行业。 由于塑料薄膜行业是原材料投入后一次性成型,其原材料主要由线性树脂、回料、色母粒等组成,加工工艺比较简单,因此存货的周转速度快,经测算行业平均存货周转天数在63天左右。(2012年度); 制造行业的存货周转率从税务的角度主要是对验证购进业务的真实性以及由此产生的销售是否形成正常的循环。; (3)物耗指标 与商业企业不同的是,制造企业有采购到销售的全过程,包括材料到成品的消耗,动力的消耗,配料的消耗,这些过程都会留下真实产能的痕迹,为税务机关建立数据模型、采集基础数据寻找疑点提供依据。; (4)增值税税负率与企业所得税税负率 (或增值税贡献率与企业所得税贡献率等) 制造企业从事生产经营,必须要为地方经济做出贡献,两大税种是企业纳税的核心,是稽查评估选案的核心指标之一。;如 :某公司纵向增值税税负指标; 二、制造业各环节的税务关注点 (一)采购环节 ◆以原料采购为核心,从单证的真实到对应物流、入库凭证、生产领用到与产量的逻辑关系构成完整的业务链;; 如:X高新技术企业检查案例 … 分析业务数据库,发现重大疑点。为了验证采集的仓库业务数据的真实性,我们对该数据库进行分析。在分析中发现重大疑点:一是企业提供业务数据库数据量不大,在有数据的表中最大记录数只有5千多条,且表信息非常简单;二是数据录入时间都集中在月初或者月末,且领料人全部是郭某,这与实际经营情况明显不符。; 税务问题: (1)单证合法与合理; (2)进项税额的处理; (3)成本的正常结转; (4)进项税额转出的管理; (5)财产报损等系列采购环节的关键要素。; (二)生产环节 ◆以生产制造为核心,从产能、物耗、期间费用配比、收入实现、残料的处理的业务循环。; 税务问题: (1)资产、产能与市场的关系; (2)物耗与产量的关系; (3)期间费用失衡与虚构业务的关系; (4)存货变化与收入的关系等。 ; (三)销售环节 ◆以收益的实现为核心,围绕发票开具、货物发出、资金流入、利润实现形成完整的业务循环。; 税务问题 (1)产能与销售收入的配比; (2)往来账项中是否隐藏销售的问题; (3)利润水平是否隐藏收入的问题; (4)存货变动水平是否同步体现销售等。;此外,制造企业在经济大环境下投资、扩张、功能整合等多样的资本交易,税务风险也较为集中,个案补税金额高,公司在做财务战略规划时必须考虑其中的税务问题。;第二章 制造业的重点涉税问题与风险控制;1.虚假出资抽逃资本的纳税风险; 个人其他应收款风险的规避,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处理方式: ①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