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药剂学片剂-课件.ppt

发布:2017-09-02约5.73千字共8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片剂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2、片剂的常用辅料 片剂的制备 (preparation of tablets) 1、片剂制备的方法都有哪些 2、湿法制粒压片的生产流程 3、单冲压片机的主要部件 第六节 压片及包衣过程可能 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6.1 压片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 松片 片剂硬度不够, ⒈调整压力;⒉增加粘合剂 裂片 粘合剂选择不当、细粉过多、压力过大等 粘冲 含水量过多、润滑剂使用不当、冲头表面粗糙和工作场所湿度过高 崩解迟缓 崩解剂用量不当、润滑剂用量过多、粘合剂粘性太强、压力过大等 6.1 压片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 片重差异过大 颗粒大小不匀、下冲升降不灵活等 变色或色斑 颗粒过硬、混料不匀等 麻点 润滑剂和粘合剂用量不当、颗粒引湿受潮、颗粒大小不匀、粗粒或细粉量多、冲头表面粗糙等 迭片 出片调节器调节不当、上冲粘片等 6.2 包衣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 糖浆不沾锅(糖衣) 锅壁上蜡未除尽(洗净锅壁,或再涂一层热糖浆,撒一层滑石粉) 色泽不匀(糖衣) 片面粗糙,有色糖浆用量过少且未搅匀;温度太高,干燥过快,糖浆在片面上析出过快,衣层未干就加蜡打光(针对原因予以解决) 6.2 包衣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 片面不平(糖衣) 撒粉太多,温度过高衣层未干就包第二层(改进操作方法,做到低温干燥,勤加料,多搅拌 ) 起泡(薄膜衣) 固化条件不当,干燥速度过快(掌握成膜条件,控制干燥温度和速度) 6.2 包衣过程可能出现的 问题和解决方法 皱皮(薄膜衣) 选择衣料不当,干燥条件不当(更换衣料,改善成膜温度) 不能安全通过胃部(肠溶衣) 衣料选择不当,衣层太薄,衣层机械强度不够(选择衣料,重新调整包衣处方) 肠内不溶解(肠溶衣) 衣料选择不当,衣层太厚,贮存变质(针对原因,合理解决) 第七节 片剂的质量检查 一、物理检查与化学检查 外观 应片型一致、表面完整光洁,边缘整齐、色泽均匀,字迹清晰 硬度与脆碎度 脆碎度0.8% 含量均匀度 指小剂量片剂中每片含量偏离标示量的程度。取10片进行测定 第七节 片剂的质量检查 第七节 片剂的质量检查 片重差异 0.30g以下 ±7.5% 0.30g或0.30g以上 ±5% 糖衣片、薄膜衣片与肠溶衣片应在包衣前检查片心的重量差异,包衣后不再检查。 第七节 片剂的质量检查 崩解度 普通压制片 15分钟 浸膏片、薄膜衣片和糖衣片另有规定 溶出度 三种方法:第一法(转篮法)、第二法(桨法)和第三法(小杯法) 第七节 片剂的质量检查 第七节 片剂的质量检查 第七节 片剂的质量检查 卫生学检查 中药或化学药物的片剂,不得检出大肠杆菌、致病菌、活螨及螨卵;杂菌每克不得超过1000个;真菌每克不得超过100个。 第八节 片剂的包装与贮存 包装 多剂量包装 a 玻璃瓶(管);b 塑料 瓶(盒);c 软塑料薄膜袋。 单剂量包装 a 泡罩式;b 窄条式。 贮存 片剂宜密封贮存,防止受潮、发霉、变质。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应将包装好的片剂放在阴凉(20℃以下)、通风、干燥处贮存。 片剂的制备 一、目的要求 1、通过实验要求掌握湿法制粒压片的过程和技术。 2、学会处理压片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二、实验原理 湿法制粒压片的工艺流程: 三、仪器与材料 仪器:单冲压片机、药筛、尼龙筛、天平、电炉、 烘箱等。 材料:大黄粉、碳酸氢钠、薄荷油、姜黄粉、淀粉、 滑石粉等。 四、实验内容 大黄碳酸氢钠片的制备 【处方】 大黄粉 15g 碳酸氢钠 15g 薄荷油 0.4g 姜黄粉 1.0g 淀粉浆(10 % ) 50g 【制法】取大黄粉,加淀粉浆适量,制成软材,通过14目筛制粒,在60 ℃以下烘干。再通过16目筛整粒,另取碳酸氢钠与姜黄粉适量着色混合,加淀粉浆适量,制成软材,通过14目筛制粒,在60 ℃以下烘干。再通过16目筛整粒。将两种干颗粒充分混合,加入薄荷油(用醇适量溶解后喷入),加滑石粉1 %作润滑剂,干淀粉10 % 作崩解剂,拌匀,压片,即得。 1、包衣的方法与设备及常用的包衣材料 2、片剂的质量检查 3、片剂的包装与贮存 目的:美观,易于识别,色深对光敏感的药物有保护作用。 注意:(1)由浅到深(2)温度 有色糖衣层 目的:使片面光亮美观,防止吸潮 用量:不超过3-5g/10000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