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眼保健操培训-课件.ppt

发布:2017-09-03约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眼保健操培训 2008新版 培训提纲 首先观看一遍完整的08版眼保健操 推广的背景 与旧版的比较 分解每一节的动作与要领 口诀与要领 首先观看一遍完整的08版眼保健操 (08:15) 背景 目前使用的眼保健操为1972年版。眼保健操是根据祖国医学推拿、经络理论,结合体育医疗综合而成的按摩法。它通过对眼部周围穴位的按摩,使眼内气血通畅,改善视神经营养,以达到消除睫状肌紧张或痉挛的目的。实践表明:常做眼保健操,平时注意用眼卫生,可以有效缓解视疲劳,起到保护视力、防治近视的作用。 背景 旧版已经沿用了几十年。其对预防近视起到很大作用,但是时代不同了,导致近视的原因也与过去有所不同。比如肥胖、过食甜食、偏食,学习及工作负担加重等都是造成现在近视的原因。因此,对旧版眼保健操进行修改是非常有必要的。    背景 北京市疾控中心专家称:营养不良或过盛都会间接造成视力下降,此外像糖尿病等问题也会导致视力不良。眼保健操的主要作用是缓解疲劳和预防近视,若想改善视力情况,还需注意改善学习工作场所的照明环境,并适度调整用眼负担。 旧版的 第一节探天应穴(攒竹下三分): 第二节挤按睛明穴: 第三节按揉四白穴: 第四节按太阳穴,轮刮眼眶(太阳、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骱、承泣等) 第五节干洗脸 与旧版的比较 取消了第一节挤按睛明穴与第五节干洗脸; 第二节按揉太阳穴轮刮眼框改为按揉太阳穴刮上眼框; 保留第三节按揉四白穴; 增加了按揉风池穴 新编苐一节按揉耳垂眼穴、脚趾抓地 新编第五节按头部督脉 穴 与旧版的比较 新版的眼保健操是北京市教 委与卫生局组织专家专家改编而成。 新版眼保健操依然根据中医经络理论,对原来的两个章节进行修改后,又对其中一个章节进行替换,总时长仍为5分钟。 新增元素即保证了眼保健操的效果 ,又更适应学生的兴趣。 新版眼保健操更简便、安全、卫生、有效。 与旧版的比较 2008年5月至7月,中国首都北京市疾控中心对30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新版眼保健操的试用追踪和效果评估。通过新、老眼保健操操作前后,学生的视力、脑力工作能力指数、眼血流速度等指标变化的比较,评估认为,新版眼保健操对改善视力、缓解眼部疲劳效果明显,各项指标优于现行眼保健操。 为什么要做这些增减? 取消“挤按睛明穴”是因为这个穴位距眼球太近,手上的细菌容易污染眼睛。而“按压头部督脉穴”和“按揉耳垂眼穴及脚趾抓地”的中医原理是,通过对头部、脚趾等局部穴位的刺激,增加全身血液循环、疏通全身经络,使孩子全身气血畅通,从而达到调节眼部的目的。 眼部周围经穴 人体经络有一定走向 手三阴从胸走手、手三阳从手走头、足三阳从头走足、足三阴从足走腹胸 手足三阳经在头面部交接:手足阳明通过鼻旁、手足太阳通过目内眦、手足少阳通过目外眦 任督二脉沟通十二经络。督脉 行于腰背正中,称为阳脉之海。任脉行于胸腹正中,称为阴脉之海。 根据祖国医学推拿、经络理论,结合体育医疗综合而成的按摩法。它通过对眼部周围穴位的按摩,使眼内气血通畅,改善视神经营养,以达到消除睫状肌紧张或痉挛的目的。 分解动作 第一节、按揉耳垂眼穴、脚趾抓地 耳垂眼穴:祖国医学认为 耳与人体肮脏经络关系密切。 根据生命全息原理,耳廓好象 一个倒置 的胎儿,头部朝下, 臀部朝上。头面部的穴位在 耳垂或耳垂的邻近。 脚趾抓地: 1、通过对脚趾(足三阳、足三阴经)等局部穴位的刺激,增加全身血液循环、疏通全身经络,使孩子全身气血畅通,从而达到调节眼部的目的。 2、使学生全身得到放松,而且新颖的方式也使学生们感到“很有意思”。 取穴方法:见光盘(02:15) 取穴方法与动作要领 耳垂眼穴位于耳垂正中部位。用双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的罗纹面捏住耳垂的正中,其余三指自然并拢弯曲,伴随着音乐节拍有节奏地按揉耳垂眼穴,每按揉一次为一拍,连做四个八拍。同时双脚全部脚趾按音乐节拍有节奏地做抓地运动,每抓地一次为一拍,连做四个八拍。 分解动作 第二节、按揉太阳穴,刮上眼眶 太阳穴:属于奇穴,位于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处。布有三叉神经、面神经分支。 刮上眼眶: 1、减少对眼部的感染与损伤 2、上眼眶周围有丰富的穴位:手足阳经经过之地,有攢竹、四白、绵竹空、瞳子髎 3、取穴方法:见光盘(03;15) 取穴方法与动作要领 太阳穴位于外眼角与眉梢之间向后大约三厘米陷窝处的地方。用双手大拇指的罗纹面按在太阳穴上,其余四指并拢弯曲,伴随着音乐节拍,用大拇指按揉太阳穴,每按揉一次为一拍,连做四拍。再用双手食指弯曲,用第二节的内侧,沿眉弓从眉头到眉梢刮上眼眶,刮上眼眶一次为两拍,连做四拍。 分解动作 第三节、按揉四白穴 四白穴:瞳孔直下,眶下孔凹陷处。其下有眼轮匝肌、面动静分支、和面神经分支 属足阳明胃经,针灸可治眼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