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九年级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及答案.pdf

发布:2021-12-07约4.71万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最新九年级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资料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人工智能 2018 年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李彦宏说,互联网时代 和人工智能时代是两个不同的时代,过去 20 年人类社会走在互联网时代,但是未来 30 ~ 50 年应该是人们进入人工智能的时代。 什么是 “人工智能 ”? 对于人工智能,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理解。 20 世纪中叶, 机器思维“ ”就已出现在这个世 界上。 1936 年,英国数学家阿兰 麦席森· ·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 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 1950 年,他发表了 《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 “图灵测试 ”。 “图灵测 试 ”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 5 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 30%的回 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机器具有智能。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 ?希尔勒教授用 “中文房间 ”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 “智 能 ”的不同思考。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 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 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答 卷。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他完全不 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 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 “中文房间 ”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 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 “智能 ”,就意味 着它具有理解能力。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 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 ”的说法就 是无稽之谈。 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不同学派的科学家对 “何为智能 ”的理解不尽相同。符号主义学 派认为 “智能 ”的实质就是具体问题的求解能力,他们会为所设想的智能机器规划好不同的 问题求解路径,运用形式推理和数理逻辑的方法,让计算机模仿人类思维进行决策和推 理。联结主义学派认为 “智能 ”的实质就是非智能部件相互作为的产物,在他们眼里人类也 是一种机器,其智能来源于许多非智能但半自主的组成大脑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他们研 究大脑的结构,让计算机去模仿人类的大脑,并且用某种教学模型去重建一个简化的神经 元网络。行为主义学派认为 “智能 ”的实质是机器和人类的行为相似,研究人工智能应该研 究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而不是高级的逻辑推理,不解决基本问题就无法实现复杂的思 维模拟。因而他们让计算机模仿人的行为,建立人工智能系统。 人工智能来了 如今,人工智能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自然语言实时语音翻 译、视觉内容自动识别、推荐引擎等。淘宝、京东等商城,等资讯网站,会根据你之前浏 览过的商品、页面推送给你一些相关的产品或网站内容。这其实就是引擎推荐技术的一种 表现。计算机视觉有着广泛的细分应用,其中包括,医疗领域成像分析、人脸识别、公关 安全、安防监控等等。智能家居之后,人工智能成为家电业的新风口,长虹发布两款 CHiQ 智能电视新品,主打手机遥控器、带走看、随时看、分类看功能。 但是,人工智能并不只是美好的,面临着很多问题。在人工智能的开发过程中,设计者 会遇到伦理问题的挑战。比如著名的 “隧道问题 ”:一辆自动驾驶的汽车在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