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现代文阅读之赏析句子-副本.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1、只见嫩绿的花苞低首含羞,微启小口。 ——2009年《昙花终于怒放》 2、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 ——2010年《最美的善举》 3、温丝莱特听着,哭成了一个泪人… … ——2011年《别动世界上最美的那朵花》 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1、只见嫩绿的花苞低首含羞,微启小口。 ——2009年《昙花终于怒放》 答案:运用拟人的修辞,将昙花人格化,生动形象的描写了昙花含苞待放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昙花的喜爱之情。 2、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 ——2010年《最美的善举》 答案:运用夸张的修辞,强调了络腮胡子脸面油腻的特点。传神地表达出“我”对“络腮胡子”的厌恶之情。(也可从人物描写方法或用词角度赏析) 3、温丝莱特听着,哭成了一个泪人… … ——2011年《别动世界上最美的那朵花》 答案:运用夸张的修辞,突出表现了温丝莱特听到珍妮芙太太不幸遭遇后极度悲伤的情感。 1、“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 练习: ——句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山泉的形和声。 2、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住了一半,老远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松堂游记》 本句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给我们展现了月亮掩映于云中,忽明忽暗,时隐时现的情景。 3、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延伸得更快,柏油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 《那树》 本句运用了排比的手法,突出表现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速度之快,更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的谴责之情。 位置(文中重要句段作用) 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 1、开篇点题; 2、总领全文; 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 1、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记叙文结尾句子(段)的作用: 1、篇末点题; 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3、首尾呼应(照应前文、照应标题); 4、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5、令人深思,给人惊醒(启示)或 留有思考的余地(回味无穷)。 总结:如何赏析喜欢的句子: 1、从修辞手法上分析; 2、从用语、遣词准确传神巧妙; 3、从作者描写的角度(听、视、嗅、味、触觉)(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描写); 4、从蕴含的哲理,给你的启示。从该句在文中的作用; 5、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前后照应、画龙点睛。 现代文阅读 ——句子赏析篇 第一:如果句子形象而含蓄,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哲理的,要抓住中心词,挖掘出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也可以从它带给你的启迪这个角度体会。 (所谓有哲理,就是指那些有关珍惜生命,感悟人生,感悟生活,有关亲情、友情、做人道理等的感悟。) 欣赏句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句子的含义﹢表达的感情 (偷梁换柱法) 答题思路: 抓关键词 化含蓄为直白 把作者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再说一遍 如何赏析句子的角度: 1、从修辞手法上分析; 2、从用语、词语 准确传神巧妙; 3、从作者描写的角度 (感官:听、视、嗅、味、触觉) 人物描写的角度:(A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描写; B正面和侧面描写); 4、从蕴含的哲理,给你的启示; 5、从该句在文中的作用;(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前后照应、画龙点睛; 赏析(理解,分析作用)句子的答题步骤如下: 第一步:分析句子在内容上的作用即结合文章主旨理解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这一步一定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不离中心,中心不离背景”。解答此类试题时千万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作架空分析。 第二步:分析句子在结构、艺术形式上的作用。 (一)、修辞句: 例: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一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 答:“阳光”暗喻了美好生活,“阳光没有照到小花身上”喻没有过上美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