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ppt

发布:2017-05-31约1.27万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经济管理系 刘容 第二章 国民收入的核算理论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净产值 第二节 实际的和名义的GDP 第三节 价格指数 第四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三种方法 第五节 需求支出和需求的组成部分 第六节 GDP和个人可支配收入 第七节 一些重要的恒等式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 一、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 二、国内生产总值(GDP) 三、国民生产总值(GNP) 四、净要素支出(NFP) 一、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 (一)最终产品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称为最终产品。 (二)中间产品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并由非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称为中间产品。 (三)最终产品的价值构成 一件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由生产这些最终产品的各个环节新创造出的价值的总和。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由生产这些最终产品的各行各业新创造出的价值的总和。 二、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一国境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1.一定时期内 2.一国境内: 3.生产(非销售) 4.“最终产品和服务”与“中间产品和服务” 5. 价值 = 数量×价格 GDP=本国公民在本国的产出+外国公民在该国的产出 三、国民生产总值 (GNP)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即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1.一定时期内 2.一国公民 3. 生产(非销售) 4.“最终产品和服务”与“中间产品和服务” 5. 价值 = 数量×价格 GNP=本国公民在本国的产出+本国公民在外国的收入 [例1] 美国一公民为从事一项国内投资,向日本一家银行贷款,该项目每年为这位美国公民带来200百万美元收入,但每年向日本支付利息10万美元, 试确定该项经济活动对美国和日本GDP、GNP的影响。 [例2] 解: 中国 GDP :增加30万美元 GNP:增加0 韩国 GDP:增加0 GNP:增加30万美元 对GDP和GNP的理解 1)只计最终产品,不计中间产品,用增值法 [例子]面包生产的过程 2)既包括有形产品又包括无形产品; 3)只记当期的产出 [思考]没卖出去的产品怎么办? 4)GDP或GNP的不足 A 该记的没有记:非市场交易行为、家务劳动、地下经济以及黄赌毒、走私; B 该扣的没有扣:环境污染等; C 总量上的缺陷:两个国家,GDP一样,构成不一样; D 分配上的缺陷:人均GNP一样,可能一国两极分化,另一国相对平均; 四、净要素支出 净要素支出(Net factor payments,简称NFP), GNP =本国公民(要素)在本国收入(产出)+本国公民(要素)在外国的收入(产出) GDP =本国公民(要素)在本国产出(收入)+外国公民(要素)在本国产出(收入) 四、净要素支出 GNP-GDP = 本国公民(要素)在外国的收入(产出)-外国公民(要素)在本国产出(收入) = 净要素支出(NFP) NFP所衡量的正是GNP与GDP之间的差异=NFP 当NFP0时,GNPGDP; 当NFP0时,GNPGDP。 1978~2008年我国GDP、GNP及NFP 1978~2008年我国GDP、GNP及NFP 1978~2008年我国GDP、GNP及NFP 20世纪90年代美国GNP与GDP比较(单位:10亿美元) 第二节 名义GDP与实际GDP GDP的变动可以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实际产量的变动,另一种是价格的变动。 1、名义GDP是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pit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也就是说,名义GDP的变动既反映了实际产量变动的情况,又反映了价格变动的情况。某年名义 GDP=∑pitqit 第二节 名义GDP与实际GDP 2、实际GDP是指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pi0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GDP的变动仅仅反映了实际产量变动的情况。某年实际 GDP=∑pi0qit 。 只有实际GDP才能准确反映一国经济增长情况。 名义GDP有时会造成一些假象,即名义增加,而实际减少。 以后各章所讲的GDP,如果不作特别的说明,均指实际GDP,并以英文小写字母来表示实际GDP 以及其它变量。 例:根据下表中的资料计算: (1) 各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