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杆件变形与刚度计算研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求挠度w的方法和步骤: 1)求弯矩 M(x); 2)列梁的近似微分方程,并积分; 3)列梁的边界条件,求积分常数; 4)积分常数代回,即可。 积分法为求梁弯曲变形的基本方法。 优点:可以得出梁的转角和挠度方程 缺点:当梁上有较多荷载作用时,需分段列弯矩方程,积分常数也越多,运算繁琐 积分法常用于梁上载荷比较简单的情况。 * * 第五章 杆件的变形与刚度计算 §5-1 轴向拉(压)杆的变形 §5-2 圆轴扭转变形 刚度条件 §5-3 梁的弯曲变形 刚度条件 §5-4 简单超静定问题 第五章 杆件的变形与刚度计算 §5-1 轴向拉(压)杆的变形 Hooke(Robert Hooke)定律:When ? ?p,? =E? E:称为杨氏(Thomas Young)模量,或弹性模量。 EA:杆件截面的抗压刚度 关于横向变形: ?:称为泊松比(Poisson’s ratio)。 Foam structures with a negative Poissons ratio, Science, 235 1038-1040 (1987). Simon Denis Poisson Poisson’s ratio (1829) §5-1 轴向拉(压)杆的变形 第五章 杆件的变形与刚度计算 第五章 杆件的变形与刚度计算 §5-1 轴向拉(压)杆的变形 变截面杆件,ΔL怎么求? 阶梯形杆: §5-1 轴向拉(压)杆的变形 例1:等截面石柱,E、容重?。 例2:结构如图所示,求B点的位移。已知:A1=6cm2,E1=200Gpa,A2=300cm2,E2=10Gpa,P=88.5kN。 2200 1400 1 2 第五章 杆件的变形与刚度计算 §5-2 圆轴扭转变形 刚度条件 NOTES: 扭转角正负同扭矩正负 计算时要将扭矩正负号代入 按公式求出的扭转角单位为弧度 一、扭转角 非等直圆轴: 第五章 杆件的变形与刚度计算 §5-2 圆轴扭转变形 刚度条件 二、刚度条件 三、刚度计算 1)校核刚度 2)设计截面 3)确定许可载荷 第五章 杆件的变形与刚度计算 §5-2 圆轴扭转变形 刚度条件 例:有一直径d=25mm的钢轴,当扭转角为60时最大剪应力为95Mpa,试确定此轴的长度。已知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G=79Gpa。 解: §5-2 圆轴扭转变形 刚度条件 例:试选择图示传动轴的直径。已知:n=300rpm,N1=20PS,N2=50PS,N3=30PS,[?]=40Mpa,[?’]=0.30/m,G=80Gpa。 解: 第五章 杆件的变形与刚度计算 §5-2 圆轴扭转变形 刚度条件 例:求图示轴A端的约束力。已知的截面抗扭刚度为GIp,扭簧的刚度为K(N.m/rad)。 解: 第五章 杆件的变形与刚度计算 §5-3 梁的弯曲变形 刚度条件 过大变形的危害: 例2:高层建筑上部变形过大,会使其中的居民产生不安全感。 例1:车床主轴变形过大,影响其加工精度。 工程上的梁变形问题不容忽视 影响使用 引发破坏 产生不安全感 减少冲击、振动 利用变形作为开关 提高性能 第五章 杆件的变形与刚度计算 §5-3 梁的弯曲变形 刚度条件 一、梁的挠度和转角 挠曲线方程 :挠度 :转角 向上为正 挠曲线:在外力作用下,梁发生平面弯曲,梁轴线由直线变成了平面曲线,称为挠曲线。 逆时针为正 转角方程 第五章 杆件的变形与刚度计算 §5-3 梁的弯曲变形 刚度条件 二、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挠度取向上为正时 第五章 杆件的变形与刚度计算 §5-3 梁的弯曲变形 刚度条件 三、用积分法求梁的挠曲线方程 微分方程: 转角方程: 挠曲线方程: 确定待定常数的条件 固定端 铰支端 连续性条件 即:梁在变形后,其挠曲线一定是一条连续、光滑的曲线 支承约束条件 边界条件 §5-3 梁的弯曲变形 刚度条件 第五章 杆件的变形与刚度计算 挠度w在哪些位置须分段 M(x):集中力、集中力偶、分布载荷起始点; w(x): 集中力、集中力偶、分布载荷起始点、中间铰; 中间铰处:挠度相等、转角不相等,只有1个连续性条件。 §5-3 梁的弯曲变形 刚度条件 EI 例1 求图示悬臂梁的挠曲线方程及最大挠度及最大转角。 解: 弯矩方程为: 微分方程为: EI 边界条件为: 解方程得: 例2 求图示悬臂梁的挠曲线方程及最大挠度及最大转角。 ?max ? 解: 弯矩方程为: 微分方程为: 边界条件为: 解方程得: ?max ? §5-3 梁的弯曲变形 刚度条件 EI 解: 弯矩方程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