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的口腔保健.doc
最新资料推荐
PAGE1/NUMPAGES1
婴幼儿的口腔保健
婴幼儿的口腔保健一副洁白、整齐、健康的牙齿不仅对摄取人体所需要的营养至关重要,而且对语言和审美也起着重要作用。
特别是社会交往频繁的今天,确实也为人增添不少光彩,引起人们的注目。
然而,真正健康牙齿的获得,必须从儿童口腔保健开始。
因为,整个牙列无论是乳牙还是恒牙,其生长发育和替换都在儿童期完成。
任何不利因素都有可能影响牙齿的正常发育和替换,造成牙齿疾患和牙列不齐。
儿时的牙齿没有很好的保护,影响将是终生的。
婴幼儿阶段是儿童口腔保健的关键时期。
与婴幼儿时期口腔健康相关的特点有:
①婴幼儿的大脑、智力不够发达,手的技能尚不健全,还不具备自觉实践口腔卫生的能力,刷牙需要家长帮助、指导、监督。
②婴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加强营养具有重要意义,为人的一生打下良好的营养基础。
③婴幼儿将要经历着乳牙萌出前期、乳牙萌出期、乳牙列完成期。
④婴幼儿的龋病特点是一早二多,据上海市1995年的调查,1岁组和6岁组的龋患率分别为8.33%或88.7%(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到2019年有50%的5-6岁的儿童不患龋)。
因此,保障婴幼儿的口腔健康,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婴幼儿口腔卫生护理从出生时做起婴幼儿的第一颗牙齿在母亲怀孕的第二个月形成,出生后她们的牙齿虽然在口腔中还没有显露出来,但是也应该定时喂温开水以冲洗口腔,每天晚上用无菌纱布蘸温开水轻轻擦洗牙龈和腭部。
二、乳牙萌出时的口腔卫生保健6个月至1岁上下颌的4颗前牙首先萌出,这时牙龈会轻微发红或肿胀,有些婴儿会因此哭闹,唾液增多、爱咬东西等。
这时给婴儿咬清洁、无毒的塑料玩具可以加速牙齿的萌出。
约2.5岁时20颗乳牙全部萌出,父母应开始耐心引导并帮助她们学习刷牙,每天至少刷牙2次,尤其是在临睡前,父母要亲自给她们刷一次牙。
这个阶段不建议使用牙膏,只用清水或淡盐水即可。
如果1岁时婴幼儿口腔内没有萌出的牙齿,应该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
建议家长带孩子到正规口腔医疗机构作全身健康及口腔局部的详细检查,找出原因,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若3岁时儿童口腔内乳牙的数量少于20颗,就要明确病因,尤其是要找出婴幼儿颌骨内是否有牙胚。
三、合理喂养,防止发生乳牙龋母乳是婴儿最好的天然食品,它具有热量多、各种营养素适合婴儿的需要和消化能力,还有较多的酶和抗体,有利于婴儿消化、吸收、抵抗疾病。
直接哺乳既方便又卫生经济。
但长期使用含糖的奶瓶喂奶,特别是睡觉时给予,睡着时还含在口内,易引起乳切牙和第一乳磨牙患龋,有人称此为奶瓶龋。
因此,要求家长做到一早、二帮、三教育,最好在哺乳后和每天晚上,由母亲用手指缠上消毒纱布轻轻擦洗牙龈和腭部。
四、调整及控制饮食,预防早期龋病的发生随着婴幼儿年龄增长和口颌系统发育逐渐完善,以及摄入间食(零食)量及种类的增多,乳牙的龋坏率明显上升。
其中,糖在龋病的发生中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特别是蔗糖。
蔗糖酵解产生一些有机酸;酸质可以破坏牙齿。
但糖也是人身体必须的物质,我们不可能不吃糖,对小孩来说更做不到不让他们吃糖。
频繁的吃糖较一次吃多量的糖危害更大,频繁吃糖可使菌斑内持续维持较高的酸度,使牙齿破坏。
所以,预防早期龋病的发生,除了尽可能使用甜味剂如木糖醇等非产酸糖来代替蔗糖外,幼儿应在家长监督下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同时,含氟牙膏的使用也可有效预防婴幼儿龋病的发生,但要避免误吞,以防氟牙症或氟骨症。
五、正确认识及保护六龄齿六龄齿即儿童6岁时口腔内萌出的第一颗恒牙,终身不替换。
该牙窝沟深,易积存食物发生龋坏,其患龋率常受口腔乳牙龋坏环境因素的影响。
六龄齿对于儿童生长发育期间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充分认识六龄齿重要性的基础上,适时地对其进行窝沟封闭对于预防龋病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六、消除对于乳牙龋坏理解的误区因为乳牙是要替换的,所以有些家长便认为龋坏了也没有关系。
事实上,乳牙龋坏对儿童牙颌系统乃至全身生长发育都会造成很大影响。
牙齿龋坏导致咀嚼功能下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