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论文.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题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研究 指导老师: 姓 名: 学 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崭新阶段,也就是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这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当做基本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强调的是人本身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三个方面的关系,既依存关系、促进关系、共处共融关系,既追求人和生态之间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尤其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之后得出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一、国内外研究现状人类在历史的演变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人类不断探索、创造、思考我们所生活的境遇,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伟大的历史,人类思考这部历史的时间与人类历史差不多具有相同久远的历史。对历史的研究差不多从人类产生开始,但是前期的对历史的研究只是部分,对人类文明全方位的研究已经是进入近代以后的事情。在生态文明研究这方面相对来说则更晚。(一)国内研究现状叶谦吉是我国最早提出并使用生态文明这一概念的。在20世纪70年代的全国生态农业问题讨论会上,他指出我们国家要“大力建设生态文明”,而且于同时期创作了《真正的文明时代才刚刚起步—叶谦吉教授呼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类取自于自然同时又返还自然,和自然形成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到目前为止国内对生态文明研究的著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生态文明问题的研究著作。最早的著作是廖福霖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通过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本书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方面有其独特的一系列的方法和见解。本书在实践方面主要针对对农村和城市的生态环境的实际考察并进行剖析,提出具体的规划和方案。在理论方面,主要是提出几个重要的理论研究,如生态文明建设等。《生态文明前沿报告》是由薛晓源主编,本书包含了国内外许多比较有名的论文著作,其中包括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生态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循环经济与生态文明、生态伦理与生态社会主义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还有《人在原野—当代生态文明观》的创作者李明华用大部分的篇幅来从理论方面阐述生态文明中的理论和见解,他指出生态文明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已经开始出现异化,人类的生产生活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在当代生活中人类必须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重视生态的重要地位,不能贪图一时之利却导致地球毁灭性的破坏。第二方面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创硕士博士论文著作。其中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生态文明建设》、张汉巍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中的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以及钟丽娟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及构建》等,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这些文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强调和重视。第三方面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期刊著作。如王如松的《论生态革命走向生态文明》、曹新的《论制度文明与生态文明》、张晓红的《树立生态文明的新理念》、潘岳的《建设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徐春的《生态文明与价值观转向》等文章。通过上述文章及著作的阐述与研究,发现其研究都是将中国实际与理论相结合进行创作的。在这方面我国知识分子做出巨大的努力,通过他们的研究和创新,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将迈向一个新的台阶。(二)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废弃物以及零排放等方面的著作和创新。这些理论当中的产业共生理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提出的,提出者通过对产业产业之间相互联系发展的工业园区为实践研究对象,通过大量数据以及实地勘察研究提出著名的产业共生理念,提倡不同产业之间互相利用其它产业产生的废料,达到零浪费的目标。清洁生产理论是由政府部门提出并且做出重要批示的,这项理论指出:“清洁生产是指具体提出的环境保护策略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应用,达到减缓对环境的破坏的目的”。国外的著作在实质方面与国内理论研究有着相似的地方,都追求一种生态文明共生理论,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对资源的浪费,每一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对我们生活的星球进行保护和建设,不仅要学习理论方面的关于生态文明的建设与研究,而且要通过实际行动来落实对生态文明思想的建设和创新。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背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生态文明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体现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位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清晰的总体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此项总体要求,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就是为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