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课标2012届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综合测试2理科综合.doc

发布:2017-01-11约1.96万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高三二轮复习 理科综合测试验收试题(2)【新课标】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P:31 Cl:35.5 Br:80 I:127 Na:23 Mg:24 Al:27 Cu:64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 (选择题 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右图中的三个圆圈①②③分别表示含有细胞壁、核糖体、中心体的细胞,那么阴影部分表示的细胞可能是(  ) A.肝细胞B.衣藻细胞 C.乳酸菌细胞 D.棉花叶肉细胞 2.对下列相关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图若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表示的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乙图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的变化曲线,男人和女人在b过程中可以出现两条X染色体 C.丙图中直接刺激肌肉可以引起其兴奋收缩,并能在g、f、e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D.丁图为种子萌发的过程,甲为淀粉含量的变化曲线,乙为每个细胞中DNA总量的变化曲线 3.下图表示动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图中字母代表激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B、C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 B.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通过导管进入血液循环后再到达作用部位 C.D代表的激素能降低血糖浓度 D.在寒冷环境中,血液中含量会增加的激素有A、B、C 4.下图中,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①~⑧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 B.②和⑦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 C.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D.⑤与⑧过程的育种原理不相同 5.环保工作者对某地区野生动物——野兔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的监测,以此作为该地区环境稳定与否的评价指标之一。在某段时间段内,得到的数据如图所示[λ=t年种群数量/(t-1)年种群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λ值反映该地区生态环境相对稳定 B.导致bc段λ值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野兔的竞争者 C.cd段λ值变化说明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较弱 D.bc段种群数量表现为增长,cd段种群数量表现为稳定 6.下列动植物克隆所用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 A.胰蛋白酶处理——酶的专一性 B.离体植物体细胞培养成愈伤组织——脱分化 C.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 D.克隆羊的诞生——细胞核的全能性 7.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SiC的硬度很大,可用作砂纸、砂轮的磨料 B.常温下浓硝酸与铝不反应,可用铝制容器存放浓硝酸 C.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 D.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可用作高空飞行或潜水的供氧剂 8.在指定环境中,下列各组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溶液中:Cu2+、K+、H+、NO B.滴加酚酞试液呈无色的溶液中:CO、K+、Na+、AlO C.在c(H+)/c(OH-)=1×1012的溶液中:NH、Ca2+、Cl-、K+ D.pH=13的溶液中:Na+、NH、HCO、NO 9. 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中A与E同主族,B与F同主族,E与F同周期,已知常温下A、E单质的状态不同,D原子的核电荷数是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F单质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D>E>F B.由A、C、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C.F、C、B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D.F与D形成的化合物质地坚硬,既不与酸反应与不与碱反应 10.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将饱和氯水滴到淀粉碘化钾试纸上出现如右图所示现象,说明氯水能将I-氧化成I2,还能将I2进一步氧化成碘的化合物 B.将过量CO2通入Ca(ClO)2溶液中,最后得到澄清溶液,说明H2CO3的酸性比HClO弱 C.向某溶液中加入新制Cu(OH)2,加热,出现红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醛类物质 D.向苯酚溶液中滴加少量稀溴水,溶液中没有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二者不能发生反应 11.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 mol H2O和D2O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中子数是NA B.28 g N60(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中含有的N—N键数目为1.5 NA C.0℃、1.01×105P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