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实验arcgis详解.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生实验报告实验名称: ArcGIS 实验 学 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专业班级院(部): 测绘学院 2016年 10月26日第十五章 缓冲区15.1.1相互独立的缓冲区启用\gis_ex10\ex15\ex15.mxd,激活 Dataframe1, 进入“常规”,确定“地图”和“现实”单位都是“米”。在ArcToolbox窗口中展开双击分析工具,领域分析,缓冲区,设置对话框。出现下面计算结果。15.1.2 重叠部分合并的缓冲区再到ArcToolbox窗口双击“缓冲区”,完成对话框。产生离开公园600m缓冲多边形,共有八个,交叉重叠的位置被合并。15.1.3按要素的属性产生缓冲区 在切换到ArcToolbox窗口,双击缓冲区,继续输入,完成计算后,产生离开公园不同距离的缓冲多边形。15.2线要素的缓冲区 激活Dataframe2,选用ArcToolbox,分析工具,领域分析,多环缓冲区,完成对话框,ArcToolbox按照要求计算出离铁路20m,40m两圈边界组成的两个多边形。15.3多边形要素的缓冲区 激活 Dataframe3,选用ArcToolbox,分析工具,领域分析,多环缓冲区,进一步设置完成,ArcToolbox按照要求完成计算,产生3个缓冲区多边形。15.4利用缓冲区计算道路网密度 激活Dataframe4,选用ArcToolbox,分析工具,领域分析,缓冲区,完成对话框,被选择多边形产生50m缓冲区。15.4.3选择指定多边形内的道路,计算道路网密度选用主菜单选择,按位置选择,完成对话框。第十六章 多边形叠合,归并启用\gis_ex10\ex16\ex16.mxd,激活数据框Data frame1,主菜单中选用地理处理,环境,完成进一步设置,选用ArcToolbox,分析工具,叠加分析,相交,完成对话框。16.2 多边形叠合练习简介 激活Data frame2,可以看到高程,地块两个多边形图层。16.3 主要处理过程16.3.1 计算地块财产密度16.3.2 多边形叠合展开并选用ArcToolbox,分析工具,叠加分析,联合,完成进一步操作,完成计算得到结果。16.4 结果表达,汇总16.4.1 显示损失密度调出图层属性对话框,进入定义查询选项,点击查询构建器输入查询组合条件。16.7 多边形归并激活Data frame3,选用ArcToolbox,数据管理工具,融合,完成进一步设置,进入dissolve的图层属性对话框,再进入符号系统,为每个县设定一种颜色,再进入标注对话框,进一步设置。第十九章 地表模型生成,显示19.1 点状要素产生不规则三角网启用\gis_ex10\ex19\ex19.mxd,激活Data frame1,展开ArcToolbox,选用3D Analyst工具,数据管理,TIN,创建TIN。完成对话框。19.2 不规则三角网的其他常用显示方式进入height_tin,图层属性,符号系统,按左下侧添加按钮,选择具有分级色彩带的表面坡度完成对话框。进入图层名height_tin,属性,符号系统,添加,点击具有相同符号的等值线,点击添加键后关闭添加渲染器,随后进一步设置。19.3 不规则三角网的反距离权重法插值比较选用ArcToolbox,Spatial Analyst工具,插值分析,反距离权重法,进一步完成设置。19.4 场景设置19.4.1 建立场地不规则三角网激活Data frame2,启用ArcToolbox,3D Analyst工具,数据管理,TIN,创建TIN,完成进一步设置。19.4.2 在场地上添加其他要素加载bidg,road,water,通过图层属性,符号系统,为他们设定合适的符号。19.4.3 显示场景启用 ArcScene,打开site_tin,在图层属性对话框中选择基本高度,继续设置,进入拉伸选项勾选拉伸图层中的要素,在拉伸表达式中,输入【bd_hgt】*1,完成计算得到下列结果。19.4.4 二维要素类转换成三维多面体要素类选用ArcToolbox,3D Analyst工具,转换,3D图层转要素类。完成进一步设置。19.5 在地形上叠加影像图启用ArcToolbox,3D Analyst工具,数据管理,TIN,创建TIN,完成进一步设置。进入image.tif的图层属性,基本高度,选项,完成进一步设置。经过计算得到如图。第二十八章 模型构建器28.4.1建立离开现有中学的距离模型将scho拖放到模型构建器中,重命名为“现有中学”,启用ArcToolbox,展开spatial analyst工具,距离分析,将欧式距离拖放到模型构建器中。点击连接符号,在变量现有中学椭圆内点击起点,再到欧氏距离方框内点击终点。双击欧氏距离完成进一步设置。将pop_s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