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1.3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练)-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2)(解析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必修2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3课时(练)
1. 下列有关细胞增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如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4种精细胞,则增殖过程很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B. 减数分裂不能保证卵母细胞的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C. 大肠杆菌增殖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但不属于无丝分裂D. 细胞内姐妹染色单体消失时,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且不应存在同源染色体【答案】D
2.下图是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核DNA数的柱形统计图。下列的是
A.B.C.D.【答案】【解析】在细胞分裂的间期染色体复制,使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数=1:2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使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数=1:染色体数:核DNA数=1:染色体数:核DNA数=1:
A.两图都同时适用于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B.乙图中a点的纵坐标可以表示为n
C.两图中的cd段出现的原因相同
D.两图中的ab段出现的原因相同
【答案】D
4.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某( )
A.2种 B.4种种 D.16种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如图甲是某生物( )
A.①和 B.和和 D.和和和和和和[来源:学科网ZXXK] 如图1所示为动物细胞中两对同源染色体,其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交叉互换形成了如图2所示的四个精子,则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解析】因为题干中说明发生了交叉互换,正常情况下和①形成的精细胞应是同样的,而发生了交叉互换,且交叉互换的应该是少数,所以和其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精细胞中染色体应大体都是黑色的,分析图应是③,A错误,B正确。②③和③④都是大部分染色体不同,C、D错误。从蛙的精巢中提取细胞,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如图所示(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乙组中部分细胞在进行DNA复制
B.丙组中部分细胞在进行联会
C.乙组中部分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
D.用药物阻断DNA复制会减少甲组细胞生成
答案B
9. 如图为两种生物处在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其中三个细胞来自同一种生物,则来自另一种生物的细胞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各细胞图像中的染色体的行为:A、D细胞中都有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都是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级,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但A细胞所在的生物体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D细胞所在的生物体细胞含有2条染色体;B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级,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所在的生物体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C有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所在的生物体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综上分析,A、B、C三个细胞来自同一种生物,D细胞则来自另一种生物,A、B、C均错误,D正确。学科网不考虑质DNA
A.甲图中CD段一定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B.甲图中的AB段若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的精巢中,细胞肯定进行减数分裂
C.乙图中A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比例为1∶2∶2
D.乙图中的CD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一定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答案】C
11. 下图1表示某雄性动物EeFf(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图2为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减数分裂间期(G1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的数量关系都可以用图1中Ⅰ表示,其中,前者b=0的原因是___________,后者b=0的原因是___________。(2)图1中Ⅱ的数量关系对应图2中的细胞___________,若由Ⅱ变为Ⅲ,其原因是___________。(3)图1中Ⅰ、Ⅱ、Ⅲ、Ⅳ所对应的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从染色体角度看,图2中甲、乙、丙3个细胞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DNA(染色体)没有复制 着丝点分裂,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甲、丙 同源染色体分离,进入两个子细胞中 Ⅲ、Ⅳ 具有染色单体(或1条染色体上含有2条染色单体、1条染色体上含有 2个DNA分子)
12.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该种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该种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含有_____条染色单体;图2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
(2)图3中CD段形成的原因_________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