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草原放牧 (二)|人音版(简谱).doc

发布:2018-09-24约1.49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 3 - 草原放牧 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乐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勇于战胜困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歌曲旋律的分析,感受歌曲的旋律美;通过歌曲的歌唱,感受歌曲的意境美; 3.知识与技能:通过聆听乐曲《草原放牧》,感受情绪、速度、结构等音乐要素。初步了解我国民族弹拨乐之王琵琶的形状、音色、演奏姿势等音乐常识。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草原放牧》的学习,初步了解我国民族弹拨乐之王琵琶的形状、音色、演奏姿势等音乐常识。 难点:体验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的情绪、速度、结构等音乐要素。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 一、导入: 学生伴奏,教师舞蹈。 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舞蹈,请你们边看边仔细思考这段舞蹈来自哪个名族? 介绍蒙古风情。 a师:让我们随着图片去看一看蒙古这片美丽的土地。 B学生观看。初步了解蒙古的地理风光,风土人情。 师:在优美的音乐和画面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分组讨论,请同学总结)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 [来源:Zxxk.Com] 1、聆听整首音乐。 师:孩子们,今天我带来了两位蒙古族的新朋友玉荣和龙梅。下面我们来听一段有关他们的音乐《草原放牧》(板书)请边听边仔细思考这首音乐的主要乐器是什么? 介绍琵琶 师:琵琶是由“头”与“身”构成,头部包括弦槽、弦轴、山口等。身部包括相位、品位、音箱、覆手等部分。琵琶的音色穿透力强,高音区明亮而富有刚性,中音区柔和而又润滑,低音区音质淳厚。 学习《草原放牧》 A聆听引子部分:[来源:学科网] 师:1、请听听第引子部分类似号角般的声音是使用什么乐器来演奏的?(圆号) 2、模仿圆号声音WU 3、请跟随老师一起再次感受引子部分速度,你仿佛能看到什么样的画面? B聆听主题部分:[来源:Zxxk.Com] |主题一:1、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第一主题,请同学们举起右手跟老师一起划旋律线。 2、这段旋律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3、老师示范两个动作,你们觉得那个动作更适合这一段旋律?[来源:Zxxk.Com] 4??草原上的小姐妹骑马去放牧她们的心情怎样? 5、请拿起手中的筷子给主题一音乐伴奏,最后一拍加上“嘿” 6、最后一个音筷子举过头顶,边敲边喊“嘿”。 7、用“LA”唱出主题旋律乐句(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表演) 8、这一主题刻画了小姐妹俩欢快、活泼的放牧情景。旋律包含舞蹈性因素及蒙古民歌中的“短调”特点。 主题二:1、和老师一起用旋律线感受第二主题,请你们思考这一段旋律和第一主题有什么不同? 2、再次聆听这一段音乐作者在表达什么呢?[来源:Z+xx+k.Com] 3、第二主题是对美丽的家乡和幸福生活发自内心的赞美,旋律吸收了内蒙古民歌中的“长调”风格。 4、出示结构体系:引子AB 5、讲解草原小姐妹的故事。 活动3【活动】音乐创编 (三分钟讨论时间,分组设计动作表现音乐) 孩子们请你们把这首曲子完整的表演一遍,你们可以用自己组设计的动作表现草原小姐妹活泼可爱的形象,也可以用你们手中的筷子随着音乐的情绪为歌曲伴奏。(只看见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绿绿的草,鲜艳的花,突然远处传来了一阵悠扬的歌声,原来小姐妹赶着羊群去放牧了。)(我们在草原上跟着羊群一起唱歌跳舞开心极了) 活动4【作业】小结 孩子们,美丽的大草原不仅有着感人的故事,更有着动听的音乐,这就是这堂音乐欣赏给我们带来的共同收获。音乐可以带给你惊喜,仔细去听,慢慢的感受。下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