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测量与评价-测量指标.ppt
例三高中一年级学生10个学生数学测验与物理学科成绩如下表,试计算数学测验的效标关联效度系数?学生序号12345678910原始分X88806860963232646475数学等级Rx235819.59.56.56.54原始分Y94785648703862787082物理等级Ry13.5895.51073.55.52当测验分数和效标分数其中一个变量为连续变量,而另一个为真正的二分变量时,测验的效标关联效度系数用点二列相关系数来表示。适用于两变量:一列变量为连续变量;另一列变量为二分名义变量。C、点二列相关法例四对16个学生的某一学科进行测验,所得测验分数如下,并从中探求学生的这次考试的成绩与其预习与不预习的关系如何,也就是试估计学科成绩测验的效标关联效度?(其中预习用1表示,不预习用0表示)学生12345678910111213141516成绩97927568749978807064879654869380预习10101101010101102、区分法该方法的思路是:被试接受测验后,让他们工作一段时间,再根据工作成绩好坏分成两组,然后再回过头来分析这两组被试原先接受测验的分数差异,若这两种人的测验分数差异显著,则说明该测验有较高的效度。01影响测量效度的因素02测验的构成(要素)03测验实施方面(过程)04被试主观状态方面05估计效度所依循的效标06样本方面(三)提高测量效度的方法010203040506控制系统误差精心编制测验量表扩充样本的容量和代表性合理处理效度和信度的关系妥善组织测验适当增加测验长度2、提高测量效度的方法一道试题,如果大部分被试都能答对,则该题的难度就小;如果大部分被试都不能答对,则该题的难度就大。一个题目的难度大小,除了所测的内容本身的难易程度有关以外,还与测验的编制技术和被试的知识经验有关,由于学得不清楚或者因被试没学过,一个本来容易的题可能变难。这就是说测验的难度具有相对性,正因为此,必须让试题通过实践来对难度作出检验。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三、难度基本公式01客观题难度的计算P=R/NR为答对该试题人数,N为参加测验总人数02例1:在100个学生中,答对第一题的30人,答对第二题的60人,求第一、二道题的难度?比较这两道题谁比谁难?03难度的计算例2:某道论述题满分12分,所有考生在这道题上的平均得分为3.6分,求该题的难度?01例3:语文测验第五题最高得分为12分,这道题考生的平均得分是8.5分,求该题难度?02例4:60人参加考试,某题满分为12分,正确得分累积是480分,求该题难度?032、主观题难度的计算步骤:01将测验总分进行高低排序(由高到低)02进行高低分组(各取27%),并计算某题的得分率03求两组的平均值04公式:05P=(PH+PL)/206PH为高分组答对该题的百分比;07PL为低分组答对该题的百分比。08(2)极端分组法某区域1000人参加考试,试卷第一题高分组180人答对,低分组60人答对,求该题难度?如果该题满分为10分,高分组得分总数为2100分,低分组得分总数为830分,求该题难度?0102例5难度分析A、测验题目难度水平的确定进行难度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筛选题目。测验题目难度水平的适当与否,取决于测验的目的、性质和题目的形成。当P值接近于0或接近于1时,即被试在该题上全部答对或全部答错,则该题无法提供个体的信息。而只当P值接近于0.50时,题目才能把被试做最大的程度的区分。但在实际工作中,若每一题的难度值均为0.50,那么此测验很可能只能区分出好与差两种极端被试的差异,却不能对各种被试作更精确的区分。因此,一般各题的难度可在0.50+20之间。2、难度的分析与控制测验的难度直接依赖于组成测验的题目的难度,通过考察测验分数的分布,可以对测验的难度做出直观检查。01测验分数背离正态分布有两种情况:其一是题目难度普遍较大,被试得分普遍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