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doc

发布:2020-12-11约1.63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关键词】 生命教育 阅读渗透 写作渗透 活动渗透 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巴金。 的确,像这位伟大的作家所说的,生命的意义是在于付出和给予,而不是接受和争取,但是我们也要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是人类的基本,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孩子没有安全意识,擅自去游泳、爬山而丢了性命;很多人因一点挫折而轻生,为一点小利而杀人,像一些服毒自杀,患了白血病、非典、艾滋病就等死的人就是不热爱生命的。增强生命教育,强化生命意识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科教学渗透生命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渠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认为能够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实行生命教育。 一、在语文文本阅读中渗透生命教育 语文文本中不但蕴涵这巨大的生命教育的资源,而且包含了古今中外人类的各种观点体系、知识体系、行为方式等。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直接阐释生命、呼唤生命、敬畏生命的课文。我们能够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理解生命的可贵而乐生。在文本教学中充分发掘以人为本、重视生命的文本,突现生命的意义,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例如在小学四年级中的《触摸春天》这篇课文,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他们会感受到: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那么热爱生活,热爱生命。难道我们不更应该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吗?又如《生命 生命》中那飞蛾求生、小瓜苗在砖缝中生长、静听自已的心跳。这些事例教师能够组织学生实行范读、个性化朗读、赛读、评读,在阅读与交流中感悟,理解到自已的生命必须要好好使用,对自已负责,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能够让有限的生命体现无限的价值。决不让生命白白流失,使自已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二、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实行有目的生命教育。 生命问题是一个很广泛的题材,它能够是自已的生命状态,也能够是周围的生存环境,甚至是那些自然界微小生命的生命过程等。我们语文老师要做培养生命意识的有心人,通过引入生命问题的题材,促使学生思考生命问题,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例如有些同学在考试失利后,灰心丧气,教者不但要安慰他们,还要找他们个别谈心。事后,教者还能够让学生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为题习作,通过习作使他们感悟到每个人都有挫折的时候,当遇到困境或失败时,我们不能灰心。因为只要生命在,我们经过努力还有很多进步、成功的机会。同时教师也能够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发泄自已的苦闷忧伤,享受自已的快乐幸福。我班的一个学生在他的作文中写道:“人的生命是脆弱的,生命一旦发生什么意外,会留下永远的伤痕;健全身体一旦失去,将永远无法挽回。我们的生命是用来珍惜的,是用来热爱的,是用来爱家的、爱国的,爱这个世界的,千万不要因为一点点微小的困难而轻易放弃了自己的生命!”由此可见,这个学生在写作之前,他是经过观察、思考才有所感悟珍惜生命的重要的。 三、在语文活动实践中渗透生命教育 俗话说“文以载道”语文教学是重要的文化载体,承载着人类思想的方方面面。所以语文教学理应充满人文情怀,语文教师能够利用语文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尊重生命、追求生命价值的,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如在教学四年级语文第五组时,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组织一次体验活动,让学生在班级或家中当一回盲人,聋哑人,残疾人,再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出来,与大家交流。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残疾人生活的艰辛,都站在残疾人的角度谈感受,对残疾人能积极面对生活表示了敬佩,同时也为自己是个正常人而高兴,都认为应该珍爱生命,好好的过好每一天,对生活中需要协助的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总来说之,只有让学生用心去经营、去体验,生命意识才会增强;只有真正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生命意识才会驻扎在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从而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树立准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健健康康地成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