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理论与实践.ppt

发布:2025-04-07约1.2万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组织/体液利奈唑胺给药剂量药物浓度(mg/L)血浆/血清组织/体液穿透率(%)上皮细胞衬液1600mgq12hPO(6剂)13.425.1200炎性水泡液2600mgq12hPO(5剂)18.316.4104骨3600mgq12hIV(2剂)15.88.660肌肉3600mgq12hIV(2剂)15.813.494脑脊液410mg/kg(?600mg)IV(4-5剂)10.37.571腹膜透析液5600mgPO(1剂)11.26.961*健康人药代动力学数据及药物体外抗菌活性不一定与临床疗效有关。分布10、常用抗真菌药物名称抗真菌谱药代动力学用法注意事项两性霉素B曲霉、念珠菌、隐球菌、组织胞浆菌、毛霉菌等需静脉给药;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可通过胎盘屏障;脑脊液浓度低;血半衰期24h;肾脏清除慢0.5-1mg/kg.d;开始1-5mg给药,后每日或隔日增加5mg,避光缓慢静滴(>6h)严密监测肾功能及血钾,避免与其他肾毒性药物联用,注意输液中反应(加少量激素,先用解热药及抗组胺药)两性霉素B脂质体同上易在肝、脾中浓集肾脏中较少蓄积;清除半衰期100-150h两性霉素B脂质复合体ABLC5mg/kg;两性霉素B胆固醇复合体ABCD3-4mg/kg;两性霉素B脂质体L-AmB3-5mg/kg;开始低剂量,渐加量,滴注时间可缩至1-2h肾毒性明显减低,输液反应大为减少,仍需监测肝肾功10、常用抗真菌药物名称抗真菌谱药代动力学用法注意事项氟胞嘧啶隐球菌、念珠菌属、单用易耐药,多与两性霉素B联用口服生物利用度78-90%,达峰时间2h,分布广泛,脑浓度为血浓度的50-100%,半衰期2.4-4.8h,90%以上原形从肾排出100-150mg/kg.d分4次口服,静脉分2-4次给药。成人2.5g,滴速4-10mg/分监测血液及肝脏不良反应;肾功不全、过敏者禁用;妊娠妇女慎用;孕妇不宜用;阿糖胞苷可使其失活,不宜与骨髓移植药同用卡泊芬净曲霉菌、念珠菌属、肺孢子菌,对隐球菌、毛霉、镰刀霉属无活性血浓度与剂量呈比例增长,蛋白结合率>96%,组织分布以肝脏为高,脑脊液几乎不能检出,半衰期40-50h,从肝、肾排泄第1天70mg/d静滴;之后50mg/d静滴;输注时间>1h;疗程视病情而定严重肝功受损者应避免用药;可能存在药物间相互作用10、常用抗真菌药物名称抗真菌谱药代动力学用法注意事项伊曲康唑曲霉菌、念珠菌、隐球菌属、组织胞浆菌口服液吸收率大幅提高;蛋白结合率99%;血浆半衰期20-30h;组织浓度高于血液;脑脊液含量低;肝P450酶系代谢;胆汁、尿液排泄治疗:第1-2天:200mg静滴2次/天;第3-4天200mg静滴1次/天;输注时间>1h;之后200mgbidpo,直至症状及影像学吸收。预防:5mg/kg.d2-4周长期应用应监测肝功,可能存在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氟康唑白念、隐球菌口服迅速吸收;蛋白结合率低;易穿透血脑屏障;血浆半衰期20-30h;肾脏清除、透析清除治疗:200-400mg/d×5天,若无效,换伊曲康唑等。预防:50-400mg/d,疗程不超过3周同伊曲康唑;胃肠道反应10、常用抗真菌药物名称抗真菌谱药代动力学用法注意事项伏立康唑念珠菌属、隐球菌属、曲霉菌、镰刀菌属、荚膜组织胞浆菌,对毛霉、根霉无活性蛋白结合率为58%;血浆半衰期6-9h;主要从肾脏排泄负荷量:6mg/kgq12h连用2次,滴速<3mg/kg.h,1-2h内输完。维持剂量:4mg/kgq12h,或不耐受者3mg/khq12h中、重度肾功不全禁静脉给药;用药后短暂视觉障碍,比例30%;可能存在药物间相互作用11、其他AB环脂肽类抗菌药物:达托霉素甘氨酰环素类抗菌药:替加环素抗菌药物组织分布浓度总结01骨克林、林可、磷、氧氟、依诺、环丙、万古前列腺 氟喹诺酮、红、SMZ、TMP、四胆汁 大环丙酯、林可、利福、哌酮、曲松;庆大等、氨苄、哌拉浆膜腔 大多药物可入,除包裹积液02抗菌药在CSF中的浓度脑膜无炎症时脑膜炎时脑膜炎时脑膜炎时CSf浓度≧MICCSf浓度≧MIC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