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三门峡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 解析.doc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4年河南省三门峡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分)2024年春晚节目《瓷影》,以舞绘型,展现青白瓷跨越千年的独特魅力,下列关于青白瓷的制作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揉泥 B.烧窑 C.做坯 D.画坯
【答案】B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1分)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香椿炒鸡蛋是一道时令舌尖美食。在这道菜肴中,鸡蛋富含的营养素是()
A.维生素 B.蛋白质 C.糖类 D.无机盐
【答案】B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
3.(1分)2023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EarthforAll”。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使用天然纤维,拒绝化学纤维
B.发展生态农业,全面禁用农药
C.垃圾分类回收,减少塑料包装
D.推广电动汽车,电池集中填埋
【答案】C
【分析】A、根据合理使用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进行分析;
B、根据发展生态农业,合理使用农药进行分析;
C、根据垃圾分类回收,减少塑料包装,可以节约资源进行分析;
D、根据电池集中填埋,会污染土壤,进行分析。
4.(1分)构成下列物质的微粒与构成水的微粒种类相同的是()
A.金刚石 B.干冰 C.氯化钠 D.铜
【答案】B
【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包括气态的非金属单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
5.(1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蒸发食盐水 B.检查气密性
C.测溶液pH D.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答案】A
【分析】A、根据蒸发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
6.(1分)水是生命之源,下列与水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水既可作反应物也可作生成物
C.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属于中和反应
【答案】A
【分析】A、根据水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水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降低水的硬度,要降低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7.(1分)灵宝富硒苹果果香浓郁,一口爆汁。硒被誉为“抗癌大王”,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硒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B.符号2Se可表示两个硒原子
C.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D.x=8
【答案】D
【分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判断。
C、若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
8.(1分)分类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如图可表示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关系,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中属于Z范围的是()
A.水银 B.烧碱 C.天然气 D.生石灰
【答案】D
【分析】根据物质的分类和相互关系分析。
9.(1分)向如图装置试管中加入下列试剂,一定不能使小车向左移动的是()
A.铁和硫酸铜溶液 B.锌和稀硫酸
C.碳酸钠和稀盐酸 D.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答案】A
【分析】小车向左移动,说明试管中的物质反应生成了气体,气体从玻璃管喷出,产生反作用力。
10.(1分)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分类观念:生铁、浓硫酸、冰水混合物都属于混合物
B.守恒思想: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证明该物质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C.宏微结合: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D.证据推理:洗涤剂是利用乳化作用除去油污,汽油能除去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答案】C
【分析】A、根据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进行分析;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