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三门峡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doc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4年河南省三门峡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分)2024年春晚节目《瓷影》,以舞绘型,展现青白瓷跨越千年的独特魅力,下列关于青白瓷的制作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揉泥 B.烧窑 C.做坯 D.画坯
2.(1分)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香椿炒鸡蛋是一道时令舌尖美食。在这道菜肴中,鸡蛋富含的营养素是()
A.维生素 B.蛋白质 C.糖类 D.无机盐
3.(1分)2023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EarthforAll”。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使用天然纤维,拒绝化学纤维
B.发展生态农业,全面禁用农药
C.垃圾分类回收,减少塑料包装
D.推广电动汽车,电池集中填埋
4.(1分)构成下列物质的微粒与构成水的微粒种类相同的是()
A.金刚石 B.干冰 C.氯化钠 D.铜
5.(1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蒸发食盐水 B.检查气密性
C.测溶液pH D.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6.(1分)水是生命之源,下列与水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水既可作反应物也可作生成物
C.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属于中和反应
7.(1分)灵宝富硒苹果果香浓郁,一口爆汁。硒被誉为“抗癌大王”,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硒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B.符号2Se可表示两个硒原子
C.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D.x=8
8.(1分)分类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如图可表示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关系,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中属于Z范围的是()
A.水银 B.烧碱 C.天然气 D.生石灰
9.(1分)向如图装置试管中加入下列试剂,一定不能使小车向左移动的是()
A.铁和硫酸铜溶液 B.锌和稀硫酸
C.碳酸钠和稀盐酸 D.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10.(1分)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分类观念:生铁、浓硫酸、冰水混合物都属于混合物
B.守恒思想: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证明该物质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C.宏微结合: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D.证据推理:洗涤剂是利用乳化作用除去油污,汽油能除去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11.(1分)条形码中胶黏剂成分之一是丙烯酸(C3H4O2)。如图是工业上一种制备丙烯酸方法的反应微观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丙是有机物
C.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D.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12.(1分)下列相关实验方案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鉴别氯化钠、硝酸铵固体——加水溶解
B.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滴加酚酞溶液
C.除去稀盐酸中少量稀硫酸——加适量硝酸钡溶液
D.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碳酸钙——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
13.(1分)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B.向等质量的镁和铁中分别加入足量等浓度的稀盐酸
C.一定温度时,向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并搅拌
D.向一定质量NaOH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14.(1分)点燃48g甲烷全部变为CO、CO2和H2O,恢复到室温,测得所得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4%,则燃烧所消耗氧气的质量为()
A.96g B.128g C.136g D.160g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3分)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可用来制备氮肥的气体为。
(2)周末三门峡月季园游人如织,写出种植月季所需的一种复合肥。
(3)人体缺易引起食欲不振。
16.(2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包含了许多化学知识。
(1)《黄帝内经》中记载“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的饮食原则。“五谷”中小麦富含的营养素是。
(2)古诗“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所描述的蚕丝属于(填“天然”或“合成”)纤维。
17.(3分)日常生活中常用75%酒精作消毒剂。
(1)75%酒精是一种溶液,其溶剂是。在配制75%酒精溶液时,发现75mL的酒精和25mL的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2)居家使用医用酒精消毒时,采用喷洒的方式更易引起火灾,写出酒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