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IT企业的发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管理信息系统》综合作业一
论述全球化背景下我国IT企业的发展战略,结合所在环境分析IT发展战略实际。
专业班级:行政093
学生姓名:高源
任课教师:李 玲
成 绩: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论述全球化背景下我国IT企业的发展战略,结合所在环境分析IT发展战略实际。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脚步的加快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的重点。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入世,我国IT企业的数量也急剧增长,大量国外IT企业涌入国内,尤其是日本和美国的IT企业的涌入更是促进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 IT 产业 战略
想要探讨我国IT企业的发展,我们必须从计算机发展的历史和我国因特网的发展来探讨我国IT业的发展背景。
首先,我们来研究一下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脑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方要求宾州大学莫奇来博士和他的学生爱克特) 设计以真空管取代继电器的电子化电脑——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电子数字积分器与计算器,目的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
这部机器使用了18800个真空管,长50英尺,宽30英尺, 占地1500平方英尺,重达30吨。它的计算速度快,每秒可从事5000次的加法运算,运作了九年之久。
从第一台计算机诞生至今已过去60多年,在这期间,计算机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首先是晶体管取代了电子管,继而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处理器和存贮器上的元件越做越小,数量越来越多,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存贮容量迅速增加。
1994年12月,美国Intel公司宣布研制成功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它每秒可进行3280亿次加法运算。如果让人完成它一秒钟进行的运算量的话,需要一个人昼夜不停地计算一万多年。
当年的“埃尼阿克”和现在的计算机相比,还不如一些高级袖珍计算器,但它的诞生为人类开辟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使得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现今的计算机更是朝着轻便化、快速化、简单化的方向发展,计算机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计算机已经进入大多数家庭。
其次,我们来看看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进程。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大略地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86年6月-1993年3月是研究试验阶段。
在此期间中国一些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开始研究Internet联网技术,并开展了科研课题和科技合作工作。这个阶段的网络应用仅限于小范围内的电子邮件服务,而且仅为少数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提供电子邮件服务。
第二阶段为1994.4至1996年,是起步阶段。
1994年4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进入互联网,实现和Internet的TCP/IP连接,从而开通了Internet全功能服务。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互联网的国家。之后,ChinaNet、CERnet、CSTnet、ChinaGBnet等多个互联网络项目在全国范围相继启动,互联网开始进入公众生活,并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96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数已达20万,利用互联网开展的业务与应用逐步增多。
第三阶段从1997年至今,是快速增长阶段。
国内互联网用户数从1997年以后基本保持每半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截止到2010年,我国互联网用户数已达到五亿,专家预测截至2011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数将达到六亿,继续领跑互联网用户数量最多的国家。
通过以上两大部分的介绍,已经能够了解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状况,下面我将结合我家附近的大连软件园和大连华信计算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来分析我国IT产业及我国IT企业的发展。
(一)大连软件园
大连软件园是高科技产业园区,创建于1998年中国辽宁省大连市的西部郊区,如今已经成为很多世界大中型IT相关的企业的软件发展以及资讯服务的基地。当欧美企业因为英语的优势选择到班加罗尔以及其他印度地区进行投资开发的时候,许多日本企业则选择来到大连以及中国其他的城市,同样也是因为这里的日语语言的优势。
大连软件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与此同时呢,大连开发区也已经在大连北部的郊区建成,主要是以手工生产企业为主,同时大连高新科技园区已经开始在大连的西部郊区进行规划,其主要以高科技产业为主。鉴于在上世纪90年代前半段,跨国际的软件外包需求迅猛增长,特别是来自于日本的软件外包需求,大连华信电脑集团,以及大连海晖电脑公司在大连高新科技园区成立。他们所从事的主要业务为应用软件的开发,以及对NTT Data,NEC, 日立(Hitachi)等公司的软件工程外包。
1998年,大连软件园建立在大连高新科技园区的西部效外地区。这周围三环有山,另一方由海来包围地起伏丰富的地理,大连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