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化学多媒体教学案例.doc

发布:2017-08-04约4.41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中化学多媒体教学案例 高中化学多媒体教学案例 高中化学知识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经常会遇到一系列的实际问题。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更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中应该避免照本宣科,让化学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们通过积极参与来获得知识和认识自然发展规律的一个平台。让学生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对具体案例进行具体的分析。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两个多媒体教学案例,以供参考。 案例一 背景:用电脑展示两组唐山大地震震前,震后农村住宅图片,让学生们观赏的同时仔细观察。 过程: 1、教师提出问题:以上图片展示了唐山很多的农村住宅,可以看出震前多数住宅的建筑材料是土坯,或山石和泥浆混合,7.6级的大地震对这样的建筑相比,简直是以卵击石;而震后重建起来的高楼大厦全部是由钢筋,水泥,混凝土建成,抗震级别达到7.0级 ,最大限度的保障了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使绝大多数居民能够安居乐业。 2、相关知识:“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玻璃,水泥的生产工艺和性能。 措施: 1、学习方式:分组讨论式学习 2、讨论分析:(1)、震前房屋有多大的抗震性?(2)、震后重建的高楼大厦除了美观耐用外,还有哪些优点?(3)、结论:玻璃,水泥的经久耐用与二氧化硅,硫酸钙的引进有直接关系。 1.水泥能有一定的凝结时间是因为二水合硫酸钙,细沙的作用 2.玻璃的生产流程中涉及到的反应 3.工业上生产玻璃的设备 案例启示: 以上案例源于实际生活,是化学课堂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它使教材贴近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二 背景:用电脑展示日常生活中金属严重腐蚀现象的图片或从周围搜集长时间放置金属腐蚀后的物品,让学生们观赏的同时仔细思考1.哪些金属易于腐蚀,哪些金属难腐蚀? 2.如何实现金属的有效防腐? 3.被严重腐蚀后的金属该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起来? 过程: 教师对以上问题采取学生讨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