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审计案例分析精要.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法国兴业银行巨亏案例分析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目录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案例重现
法国兴业银行在2008年1月曝出巨额交易欺诈丑闻。一个名叫杰罗姆.科维尔的欧洲股指期货交易员在两年时间里伪造了500亿欧元的期货交易,给法国兴业银行带来49亿欧元的损失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法国兴业银行
有着近一百五十年历史的老牌欧洲银行和世界上最大的银行集团之一
提供从传统商业银行到投资银行的全面、专业的金融服务
被视为世界上最大的衍生交易市场领导者
一度被认为是世界上风险控制最出色的银行之一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事件成因分析
IT控制薄弱
人性控制失败
内部审计失效
风险控制不力
外部监管缺陷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职责分离上的失策
银行监控部门的失职
对内外部警示信息的忽视
限额控制上的缺陷
风险控制不力
没用以正确客观的姿态
看待金融衍生品
人性控制的失败
科维尔利用其对内部控制流程的熟悉,精心设计虚假交易,从而逃避内部控制系统的监控。
管理人员的利欲熏心、风险管理意识淡化。
IT控制薄弱
据法兴银行披露,其内控系统要在交易三天后才会对交易进行核查,法兴银行系统的开发人员、验收人员与IT管理人员在一段较长时间内对内控和技术漏洞未能采取有效措施,这些漏洞则被科维尔利用了。同时,为了规避后台监控,他还盗用多个系统密码进行数据篡改。
内部审计失效
传统意义上,从事衍生品交易的银行往往利用内部审计系统来评估与监控风险管理系统的运行,防范可能出现的违规情况。法兴银行的这种监管制度暴露出其风险控制系统与内部审计系统之间在协调方面还存在漏洞,使得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再监控作用大打折扣,这也为科维尔的违规提供了可乘之机。
法兴事件曝光后,法国银行业监管机构受到了质疑
法兴事件暴露出了长期以来欧洲银行业自律监管模式的缺陷
信用制度的滥用也是造成法兴事件的潜在原因
外部监管缺陷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法国银行业的启示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二)时刻防范操作风险
建立完备的资金交易风险评估和控制系统
(三)不断完善监控系统。
(一)必须高度重视内控文化。
对我国银行金融业的启示
遵守权限等级和职责分离原则
建立完善的衍生产品交易前、中、后台自动联接的业务处理系统和实时的风险管理系统
要树立防范操作风险的意识
谢谢观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