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管理.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1 -
浅析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管理
一、 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
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逐年地积聚外汇储备,据外汇管理局统计的
数据显示,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外汇储备为-12.96亿美元,处于零起步。从1994
年外汇体制改革起,外汇储备开始快速增长,当年的外汇储备为194亿美元,十
年后,在 2004 年达到了 6009 亿美元,增长了接近 31 倍。 2006 年末我国官方
的外汇储备达到10663亿美元,超越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在2009
年外汇储备总额再创记录新高,达到 23991亿美元。毫无疑问,我国现阶段是全
球外汇储备第一大国。
二、现阶段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原因分析
(一)人民币汇率被低估
1994 年外汇体制改革时确定的 8.7 元人民币兑 1 美元的汇率有些过低,正
是人民币汇率偏低,加之各种名目的出口补贴,极大地刺激了出口,抑制了进口,
成为我国国际收支中最大项目——贸易收支,连续十年顺差的重要原因,从而导
致外汇储备的迅猛增加。
(二)贸易双顺差
所谓双顺差, 即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都呈现顺差。 其中,
国际收支经常项目指货物进出口收支、服务收支、收益项目收支、经常转移收支
等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指各种形式的投资项目,如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等。 双
顺差指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顺差。由于我国连续多年存在着双顺差,资本的流入
多于流出,收入多于支出,所以就积蓄了大量的外汇储备。
(三)FDI创造
- 2 -
由于坚持改革开放,我国一直以来都是热烈欢迎外资“走进来”,长期以来
我们实施针对FDI流入的优惠政策,所以导致FDI大量流入,FDI流入之后转换
成人民币过程中也会形成外汇储备。
(四)资本套利
我国的外汇储备在2005年以来出现了井喷的增长态势。因为在2005年7月,
人民币汇率改革,改革为参照一揽子汇率制,市场上都预期着人民币升值,大量
的游资走进中国进行套利。紧接着的是中国股市的牛市,房地产的大涨,大量资
金流入中国,为的是套取汇率升值的收益以及资产价格的溢价,从而导致了中国
形成了大量的外汇储备。
(五)中国特色的强制结售汇制制度
强制结售汇制就是指对企业的外汇帐户的余额进行限制,对于企业外汇帐户
的余额,在允许的超限期间外超过规定的余额的部分,由银行强制进行结汇,换
成人民币,无需企业的同意。对于不同的外汇有不同的余额限制标准,地区之间
也有差异,如一般对美元帐户的余额限制为8万元,帐户余额超限的时间不得超
过1个月。
自 1994 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强制性的银行结售汇率制
度。强制结售汇制度实行16年以来,中国的外汇储备从1994年底的194亿美元,
增加到 2009 年 12 月末的 23991 亿美元,较 1994 年推行强制结售汇制之时增加
了近135倍,同比GDP还增加了7倍左右。由于这一独特的制度,使得央行的外
汇储备逐年增长,即使得国家外汇储存量制度性地推高了。
三、高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高额的外汇储备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好的方面,也会对我国造成不好的影响,
总结有以下几点不利影响。
(一)导致我国流动性过剩
我国的外汇储备既不是企业利润的上缴,也不是财政收入的剩余,绝大多数
- 3 -
是中国人民银行用基础货币买来的。中国人民银行用人民币向民间购买外汇,而
外汇只能用在国外市场,不能直接用在国内,这样为了购买外汇而增发的人民币
会导致我国流动性过剩,引发我国的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