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 .pdf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附教学进
度表
三、教学要求和目的:
(一)知识与能力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学中既要注意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
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
2.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文学习的总目标和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阶段性目标,
关注学生经过小学阶段最后两年的学习,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
求。在此基础上明确六年级上学期在第三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教到什么程
度,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教学每一个专题时,要
明确本专题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无论教学进行到哪一部分都要与
单元学习重点联系起来,做到“瞻前顾后”──前面学过的适时总结、复习、
应用,后面要用到的适时做好铺垫。
3.识字、写字教学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180个字,安排
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
形作重点指导。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各
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
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要写的生字、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
词,要注意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检测。也可以就“词语表”中的词语,
进行复习巩固。对于书写练习,除阅读课上指导写字外,主要凭借本册配套的钢
笔字和毛笔字写字教材,进行指导和书写训练,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
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书法爱好。
4.阅读教学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识字量不断增加,阅读理解能力不断
提高,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p、概括,抽象、归纳的能力。阅读教
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读书、作文的能力。
第1页共3页
(二)过程与方法:
继续凭借字、词、句、段、篇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提高学
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使学生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受到孝敬父母、关心他人、
助人为乐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
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
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
学习方式。
2.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灵活运用
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
综合性。
3.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
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4.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等教育资,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
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5.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
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
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
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6.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
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
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第2页共3页
7.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学生生理、心理
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
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
素养的整体提高。
8.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写摘录笔记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