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印花布品质作业指导-印4份.doc
东莞市啟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WI-PZ-01
印花品质作业指导书
生效日期:2022年03月01日
共6頁
版本:A/0
修改次数:0
分发号:
编制:杨燕
审核:唐绍国
批准:卢卓灵
四分制扣分:
1-3寸扣1分3-6寸扣2分
6-9寸扣3分9寸以上扣4分
所有驳口、破洞每次扣4分,如在同一码内最多扣4分。
污渍类(如:油烟灰、污渍、色污、绣污、溅浆、斑渍、拖浆、粘浆等):
可用高压水枪打掉,正常情况下5次/疋以内可照做成品处理,超范围要安排打水枪或抽出回修。
如确实不能打水枪但可以落缸回修的疵点按码计,不可超码长的7%可照做成品避裁,超出7%则要抽出拆单回修。(一码内按1次计)
如无法回修的疵点按码计,超出码长的20%则不能走货,作次补布。
所有大货每疋不能少于25码,一疋不能有3个或以上驳口,每个驳口不能低于25码。
计码长公式:
19530÷布封边至边÷克重X单疋磅重=单疋码长
四分制计分公式:
A、
3600X实际扣分
=单疋分
实用封度X实际码数
五、疵点描述
1.沙眼/色点、色污
印花时,在织物表面上出现有一定规律或有一定大小的色浆圆点或椭圆点。
2.塞网/漏印
网版花纹面及底部嵌进棉毛头或色浆粒子等杂质,造成花型局部色浅或露白,显现不规则的形状。
3.溅浆
印花时,在织物表面出现既无一定大小的色浆圆点(较大时为椭圆点),有时也会出现有一定规律的,在花纹附近某一较小范围内其大小和形状基本相似的色浆圆点。
4.藏浆
在印花时,由于吸浆过多或色浆较稠因素,导致印花织物的花纹上出现散布性深颜色的斑点,尤其在印网布或喱土布情况较为明显。
5.污渍油渍
在织物的花纹部分或地色上,出现有规律的形状和大小基本相似的或无规律的大小都不固定的污斑,色块。
6.沾色
印花时,前面网版转印在织物上的色浆,末被纤维全部吸收,而堆积在织物表面,粘附在后面的网版底,由刮刀不断刮到后面网版的表面上来,使该色浆的色泽或色光改变,再转印织物后,造成该花纹的颜色与原配色不符。
7.冬瓜囊(传色)
在印花织物的花纹上,由于吸浆过多或过少及来布不吸水等因素造成色浆分布不均匀的斑渍,局部花纹的色泽显无规律的深浅色斑。
8.拖浆(掉浆)
印花时,刮刀与网版表面局部接触不服贴或刮刀局部稍许抬起,故部分色浆仍残留于网版表面,转印到织物上形成中心留空的直向条状色渍或椭圆色渍。
9.露底/漏印
印花织物上部分花纹没有得到足够的色浆,造成该部分花纹严重时甚至印不上色浆,露出织物的底色。
10.渗化/印花压花
花纹色浆转印到织物上后﹐在印花机运行中或经其它机台后处理加工时﹐色浆自花纹轮廓边缘向外化开。
11.双影/移位
由于印花网版与织物接触不平服﹐行刮时有局部松动﹐致使印后花型有重迭的双线现象。
12.粘浆/粘色
印花色浆转印织物后﹐在印花机或后处理堆放过程中﹐色浆粘搭或复印于
织物上﹐造成无规律又无一定形状或有规律与花型相应形状的印痕。
13.择版痕
在印花织物上,出现有规律的深色或浅色间距与花循环几乎相等的横向
痕条。
14.无色择痕
织物在印花之前或印花过程中,因折叠印不上色浆,产生一条皱条或不规则的白皱纹。
15.对花不准/移位
在两套色从上的花型生产中,织物幅面上的全部花型或部分花型,其中有一个或几个颜色脱开或重迭,末印到相应的花纹位置,与图案原样不符。
16.布底色变/底布变色
印好花型的织物经过培烘或热烫后﹐产生与原布底色差异较大的情形。
17.两边中间色
在印花织物上,局部花纹的色泽与其它部分深浅不一样,显现无规律散片状或有规律的横直档及线条粗幼等现象,通常在布幅两边容易产生。
18.布头布洞痕
在印花运转中,特别是花纹在生产大面积,满地和精细花形象型中,布匹这些接缝头及破洞都会在织物上造成阔狭不一的,花纹色泽有深浅差异的横条及布洞印子。
19.来片不合格
包括来片有破洞﹐飞毛﹐烂边﹐尺寸不对称等情形。
所有客来布测试吸水方法
由来布检验人员将每缸客来布剪半码,平整地铺在台面上测试吸水程度(要求布面向上)。
用滴水瓶内的滴针水将1滴水轻轻滴在平整布面上的多处位置(大约3cm高)。
在验布机上检验来布质量的同时﹐曾经要求每缸客来布的每一缸布都剪1码大小的布办用来对照缸差,要求每缸差布办都要按以上方法测试吸水﹐同时要特别留意试吸水时间(3秒)。
将测试出来的时间结果清晰注明在《印花检验报告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