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科索沃问题.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科索沃问题 一、科索沃问题的由来 1、地理: 科索沃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的中心地带,南邻马其顿共和国,西南面为阿尔巴尼亚,西北为黑山。科索沃有200万人口,阿尔巴尼亚族占90%,塞尔维亚族占10%。 2、原住民和变迁: 是伊利里亚人,即阿尔巴尼亚人的祖先,曾受罗马帝国的统治。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属于拜占庭帝国。 7世纪时,大批斯拉夫人进入巴尔干地区,其中塞尔维亚人定居于科索沃地区。一部分伊利里亚人开始斯拉夫化。 14世纪塞尔维亚帝国时期,科索沃成为塞尔维亚的政治经济中心,被塞族认为是他们历史和文化的摇篮。 3、14世纪后期,土耳其人入侵,打败了塞尔维亚人,1459年科索沃被奥斯曼军队占领,科索沃从此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 4、土耳其推行强制的伊斯兰化宗教政策,导致了科索沃民族结构、语言结构和宗教信仰的极大改变,不利于斯拉夫人。 5、二次巴尔干战争中,科索沃被塞尔维亚人和阿尔巴尼亚人争夺,最后,阿尔巴尼亚人被分割在塞尔维亚和希腊境内。 6、一战后的《凡尔赛和约》将科索沃归入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知识科索沃成为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之间一个有争议的历史遗留问题,两国划分边界就使60万阿尔巴尼亚人留在了南斯拉夫一边。 南斯拉夫王国时期,实行大塞尔维亚的霸权主义统治,数以万计的阿族不堪忍受迫害而移居土耳其。阿族还成立了民族分离主义组织。 7、二战期间阿族对塞族进行报复,大约10万塞族逃离科索沃,两族关系进一步恶化,民族矛盾尖锐。 8、二战后科索沃-梅托希亚临时人们解放委员会与南共又形成不同的政治意见,最后,1946科索沃加入南斯拉夫联邦,为塞尔维亚共和国境内的一个自治区。 二、南联邦时期的科索沃问题 1、1956年“南科维奇集团”揭批运动客观上促使科索沃阿族的民族主义情绪创新复苏。南联邦政府采取了折中的举措。 一方面拒绝阿族的建国主张,另一方面改称科索沃为社会主义自治省,并成立阿族大学,建立省最高法院与议会,享有独立权,使科索沃自治省取得与南联邦共和国相同的权力。还制定了各种援助和优惠政策来促进科索沃经济的增长。 但科索沃经济依然落后,而且两族的政治经济地位严重不平等。80年代产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二、南联邦时期的科索沃问题 但是两族之间的矛盾依旧尖锐,阿族从未停止过民族主义活动。于是塞族对阿族进行镇压和严打。 、2、铁托逝世后,塞阿关系更加紧张,阿族的示威游行发展成为席卷整个科索沃的骚乱,并得到阿尔巴尼亚的支持。冲突日益激烈,阿族遭到政府的严打。 5年间有15万以上的科索沃阿族受到过警察的传讯,5万多人受到过告诫和惩罚,7000多人被捕,1234人被判刑。 二、南联邦时期的科索沃问题 3、1986年米洛维奇当选为塞尔维亚共盟领导人后,由于其强硬、过激行为,激发了阿族对塞族强烈愤慨,1990年阿族议员通过宪法宣言,宣布科索沃为南斯拉夫联邦内的平等与主权国家。 1991年科索沃阿族举行全民公决,决定成立所谓主权独立的科索沃共和国。 于是,科索沃便形成双重政权并存的局面。 科索沃战争(上) 科索沃战争(下) 三、科索沃战争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科索沃战争作为冷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对国际格局产生了如下影响: 1、科索沃对联合国的权威提出了挑战 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悍然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是对联合国宪章规定的通过政治协商途径和平解决国际事务的宗旨和准则的肆意践踏。 北约的行为严重损害了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争端和冲突方面的权威性。 三、科索沃战争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2、科索沃战争使国际关系准则遭到严重破坏。 3、科索沃战争助长了民族分裂主义运动 鼓舞、激励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极端民族主义势力的活跃,引发了新的地区和局部动乱。 科索沃战争后爆发了: 俄罗斯的车臣分离主义运动; 中国境内外的“东突”恐怖势力的猖獗活动; 斯里兰卡内战升级; 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分离主义的恐怖活动。 三、科索沃战争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4、科索沃战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潮流产生巨大冲击。 *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