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社会第二节教程方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节、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 一、宏观社会学和微观社会学 1、宏观社会学的层次 macrosociology 宏观社会是指社会的整体结构。宏观社会学关注社会大的特征,如政治体系或经济秩序这样大规模的社会系统。 功能主义和冲突论是宏观社会学分析的典范。 2、微观社会学的层次microsociology 社会的个体结构,即表现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的模式。 符号互动论侧重于研究面对面的互动,使微观社会学的典范。 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是紧密相连的。 如果我们要了解日常生活的制度背景,宏观分析是主要的。人们日常交往的方式受到更广泛的制度框架的影响。 微观研究反过来对于解释宏大的制度模式是很有必要的。 二、宏观社会学视角:社会结构 1、什么是结构structure? 某一整体中的各部分相互关联的方式。 (1)由何构成? (2)如何构成? 结构概念被广泛引用到 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 学的各个领域中。 2、什么是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是人们在对社会进行结构分析时经常使用的概念与方法。 英国社会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 社会结构是包括“某一时刻个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部总和,”即社会体系在某一时刻的静止状态。 戴维.波普诺:“社会结构指的是一个群体或一个社会中的各要素相互关联的方式”。 社会结构就是指某以社会制度的基本成分之间的有组织的联系。 ——伊恩. 罗伯逊 所谓社会结构,可以定义为构成社会的如下要素间的恒常的结合。这些构成要素可以从接近个人行动层次(微观层次)到整个社会层次(宏观层次)划分出若干个阶段,按照微观到宏观的顺序可以排列为:角色、制度、社会群体、社会、社会阶层、国民社会。 ——富永健一 陆学艺: 社会结构“就是社会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按照一定的秩序所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网络。” 社会结构:在人的社会行动的基础上,各种社会要素按照某种方式或机制所构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系。 社会结构的概念包含两方面内容 (1)由何构成?即作为统一体的社会或社会现象都是由一定要素构成的,因而是可以分析的。 (2)如何构成?即这些组成要素不是机械或杂乱的组合,而是遵循一定规则组合起来,维持较为固定的关系,使社会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 作为社会结构的大学 学校所具有的相对稳定的性质便是它的社会结构。学生和老师大致都明白应当如何与群体中的其他成员打交道。因为他们各自知道学生、教师及其他职员的职责所在。 2、社会结构的特征 (1)整体性 (2)相对稳定性 (3)层次性 (4)有序性 (5)动态性 3、社会结构与社会功能 一定社会结构必然显现为一定的功能。而功能的大小、性质、水平除了结构的构成要素的性能和状态有一定关系外,主要取决于结构本身,即要素的结合方式。 构成社会的各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它们也都有自己特定的功能。 社会结构的社会学意义 我们趋向于把日常社会生活中的许多方面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当我们将社会学的想象力运用于对日常惯例的思考时,就会轻易发现社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的行为。 ——戴维.波普诺 社会结构能使我们能够以适度的效率来完成日常生活中的绝大部分事务。它使我们避免了在行动之前对成千上百种琐碎的可选项进行选择的麻烦,从而保持了群体和社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社会结构一方面促使有效率的人类活动成为可能,同时也能限制个人的自由。 4、社会结构的单位 地位:在某一群体或社会中的某一确定的社会位置。 角色:对群体或社会中具有某一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 群体或组织:小而稳定、面对面的群体;大且具有结构化的群体。(阶级、阶层结构) 制度:满足社会基本需要的相对稳定的一组要素。(教育、政治、宗教) 社区:一群居住在一起的并具有共同文化的人 社会:相互认同、团结感和集体目标的人的集合。 世界体系:经济、政治和文化关系体系将世界上所有社会连在一起。 三、微观社会学视角:日常社会生活中的社会互动 宏观社会学分析强调社会的整体特征,相比之下,微观社会学分析的重点则较为狭窄。微观社会学家考察面对面的互动,即人们彼此在场的时候会做些什么。 符号互动论 社会行动 马克斯.韦伯——德国社会学家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经典作品:《经济与社会》、《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等 韦伯的生平 1864年4月21日,生于汉撒的埃尔福特镇。 1882年,入海德堡大学学习法律。。 1889年,通过博士论文《中世纪贸易公司的历史》 1894年,放弃柏林大学的法学教职,到弗莱堡大学教授经济学。 1896年,转任海德堡大学教授政治科学。 1897 ~ 1903年,精神崩溃,被迫停止一切教学、研究与政治活动,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