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_投资理财的选择.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储蓄存款灵活方便,对居民生活很有利,但相比之下,作为投资方式其收益是比较低的,但并不代表没有风险,比如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也可能贬值。 定期存款如果提前支取,也有损失利息的风险,因为银行规定,定期存款如果提前支取,则在一定时间内按活期计息。 居民储蓄存款的不断增加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它给我国经济建设筹集了大量的资金,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 另一方面,它也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 (1)抑制居民即期消费,不利于扩大消费需求。 (2)储蓄的高增长加大了银行的压力,容易形成和加剧银行的系统性风险。 (3)储蓄的高增长还使得我国形成了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格局,不利于我国融资格局的优化。 (1)原因 ①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居民收入的迅速增加,为居民储蓄存款的增加提供前提和基础。 ②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居民对未来预期不乐观是老百姓不敢花钱的重要原因。 ③投资机会,特别是金融投资渠道的缺乏,以及人们对其他投资方式认识和技术上的不足,进一步带来了居民储蓄保持较快增长。 ④目前居民的高储蓄率还与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家庭观念等诸多因素有关。 (1)积极影响----利 ①对个人来讲,有利于获得利息收入;有利于培养科学合理的消费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②对社会来讲,有利于把社会闲散资金集中起来,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以调节市场货币流通。 (2)不良后果----弊 ①高储蓄说明了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制度还不完善;反映了投资形式单一。 ②储蓄的高增长加大银行的压力,银行承担一些本应由金融市场承担的风险,金融风险向银行业集中。 ③高储蓄率导致高投资率,也就造成产能过剩、国内需求相对不足的局面。 ④高储蓄说明居民并没有把手中的钱转化为有效的消费需求,而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这就会导致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 (3)措施 ①政府应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养老、医疗保障和教育体系改革,减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 ②必须改变目前主要依赖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贸易的增长模式,并将政策重点转向鼓励内需和发展服务业,改变目前国内储蓄过高的情况; ③培育和健全其他金融市场,鼓励居民选择多渠道的投资方式。 1)存款利率变动的影响 通常利率上调会吸引储蓄,使流通中货币量减少,从而使生活消费支出相对下降;利率下调会使储蓄下降,流通中货币量增大,从而使生活消费支出相对增加,同时还会改变居民的投资方向,如转向股票和债券 2)贷款利率变动的影响 贷款利率上调会加大借款成本,抑制借款者积极性,从而减少流通中货币量,使投资需求相对下降;利率下调会减小借贷成本,刺激借款,使银行贷款规模扩大,流通中货币量增加,使投资需求增长。 3)利率杠杆的运用 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或出现通胀时,会提高利率,以减少货币量,抑制总需求和物价增长;相反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和物价指数过低时,则会降低利率,以增加货币量,刺激总需求的增长。(逆方向调节) 4)利率升降与投资收益。 一般来说,储蓄存款利率上升则收益增加,利率下降则收益下降。储蓄存款实际收益与物价涨幅存在关系,只有利率水平高于物价涨幅,实际收益才会存在。 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 (2014江苏苏中三市二调)2013年4月16日,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报价为6.3(即1美元=6.3元人民币),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是3.5%,美元一年期存款利率是1%,周先生有人民币63000元,准备换成美元以一年定期存入银行,如果要保证本息不低于用人民币存款,则到期时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报价与现在相比大约应 A.上升3‰ B.上升 2.5% C.下跌5‰ D.下跌1% 【专家点评】商业银行的作用: ①它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纽带。 ②它能够掌握和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为企业和政府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③通过银行,可以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民经济效益。 【拓展知识】我国的金融机构按其地位和功能大致可以分为六大类: 各种投资方式的收益和风险状况比较 方式 收益 风 险 储蓄存款 债券 股票 商业保险 利息 利息 ①如果存在通货膨胀情况,则存款会发生贬值。②如果储户提前支取定期存款,会使利息遭到损失。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同样存在破产的可能。 ①如果存在通货膨胀情况,则本金会发生贬值。 ②金融机构和企业存在破产的可能 考点四 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 收益 风 险 储蓄存款 利息 债券 利息 股票 商业保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