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06第六章 中、低压供配电系统保护.ppt

发布:2018-02-26约1.32万字共10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中、低压供配电系统保护 了解:继电保护概念、要求,常规继电器及其动作特性,保护接线形式。 掌握:过电流保护、电流速断保护、单相接地保护、瓦斯保护与温度保护、电力电容器与异步电动机的保护。 重点:过电流保护、电流速断保护的构成、单相接地保护、差动保护。 第一节 保护的作用、原理及要求 一、作用 1.当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必须迅速地切除故障,缩小事故范围,保证系统无故障部分继续运行; 2.而当系统出现不正常工作状态时,要给值班人员发出信号,使值班人员及时进行处理,以免引起设备故障。 二、原理 1.电流增大。从电源到短路点间电气设备上电流增大。 2.电压降低。故障相相电压或线电压下降,离短路点越近,电压下降越多,甚至为零。 3.电流、电压间的相位角会发生变化。由于短路发生后,系统阻抗发生变化导致了相位角改变。 4.故障电流流经的设备温度上升较快。 5.组成 测量部分、逻辑部分、执行部分。 三、基本要求 1.选择性 2.快速性 3.灵敏性 4.可靠性 5.保护种类: 主保护──应能最快速并有选择性地切除被保护区域内的故障。 后备保护──应在主保护或断路器拒绝动作时切除故障。 近后备──当主保护拒绝动作时,由本设备或线路的另一套保护实现后备;当断路器拒绝动作时,由断路器的失灵保护实现后备。 远后备──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绝动作时,由相邻设备或线路的保护实现后备。 辅助保护──当需要加速切除线路故障或消除方向元件的死区时,可采用由电流速断构成的辅助保护。 第二节 中压系统常用保护元件及接线 一、常用继电器 继电器是一种能自动动作的电器,只要加入一个物理量(如通电)或当加入的物理量达到一定的数值时,它就能够动作,这种动作特性称为继电特性。 继电器主要由动作元件及触点两部分组成。动作元件主要反映不正常的电流、电压频率等,并使继电器的触点动作,由触点驱动断路器脱跳,断开故障点。 1─线圈 2─电磁铁 3─钢舌片 4─轴 5─反作用弹簧 6─轴承 7─静触点 8─动触点 9─起动电流调节转杆 10─标度盘(铭牌) 1─线圈 2─铁心 3─短路环 4─铝盘 5─钢片 6─框架 7─调节弹簧 8─制动永久磁铁 9─扇形齿轮 10─涡杆 11─扁杆 12─继电器触头 13─时间调节螺杆 14─速断电流调节螺杆 15─衔铁 16─动作电流调节插销 GL-10感应型过电流继电器的T—C特性曲线 2. 电压继电器(DJ) 电磁型电压继电器有过电压继电器和欠电压继电器两种。其结构与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相同,但电压继电器一般是经过电压互感器接在电力网上,其动作行为取决于电网电压。 3. 时间继电器(DS) 时间继电器应用钟表机构和电磁铁作用,获得一定的动作时限。在继电保护中完成保护装置的计时功能。 4. 中间继电器(DZ) 中间继电器的触头容量较大,触头数量较多,在继电保护接线中,当需要同时闭合或断开几条独立回路,或者要求比较大的触点容量去断开或闭合大电流回路时,可以采用中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可以用来直接接通断路器的跳闸回路。 5. 信号继电器(DX) 信号继电器用来标志保护装置的动作,并同时接通灯光和声响信号回路。其机构与中间继电器相同,但多了信号牌和手动复归旋钮。 6. 差动继电器 差动继电器常用差动电流式。它是利用系统正常时流过被保护设备的电流方向是相同的,流入差动继电器的电流基本为零,设备故障时流入被保护设备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发生了变化,流入继电器的电流不再为零,继电器动作。此类继电器主要用于保护发电机线圈、变压器、一段线路及母线设备。 7. 温度继电器 主要测量电气设备的温度。 零序电流滤过器的接线方式 三、运行方式 系统最大运行方式——指供电系统中的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等都投入运行,并且作并联连接。此时供电系统的容量达到最大值,系统电压稳定,系统的等值阻抗最小,而短路电流最大。 系统最小运行方式——供电系统中的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等投入运行的数量最少。此时供电系统的容量达到最小值,系统电压较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