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复习第18讲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学案.docx
PAGE
PAGE12
第八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及中古时期的世界
文明产生:早期文明出现在大河流域,如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以及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等地。由于历史环境的不同,埃及、印度、希腊和中国等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格局。
多元发展:早期文明的发展受地理和历史环境影响很大,独立发展,各具特色,如古巴比伦的君主专制制度、古希腊的早期民主政治。
文明扩展:农耕文明具有相对较高的生产力、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困难的社会制度,具备扩张潜能,使文明区域不断扩大,催生了奴隶制大帝国;随着帝国的扩张,各地区的思想文化和技术得以传播沟通,进一步促进了文明的发展。
帝国林立:西亚:波斯、马其顿王国;南亚:孔雀帝国;地中海地区:罗马帝国。古代世界帝国兴衰过程中,世界文明沟通的总趋势不断加强。
文明遍布:公元5~15世纪,西欧庄园文明;伊斯兰文明(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玛雅文明等。
多元面貌:(1)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庄园和农奴制度;拜占庭帝国和俄罗斯实施中心集权;阿拉伯人通过扩张建立的大帝国,在东西方沟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奥斯曼帝国灭亡拜占庭帝国,深刻影响了欧洲和亚洲的历史发展过程;(2)印度先后建立笈多帝国和德里苏丹国家;古代日本和朝鲜仿照中国建立中心集权制度,玛雅文明展示了美洲人民的强大创建实力。
第18讲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课程标准
1.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
2.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相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3.相识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相识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
必备学问·自主排查
主干梳理助学助记教材拓展一遍过
学问点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1.条件: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最早在西亚、南亚、中国和中南美洲出现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
2.标记
(1)贫富差距的扩大:部落首领利用职权把公共产品据为己有,私有制渐渐产生。
(2)奴隶制的出现:为争夺土地和资源,一些部落之间爆发斗争,被折服者沦为奴隶,奴隶制成为人类第一种剥削制度。
(3)国家的出现:在阶级冲突和部落斗争的双重作用下,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国家起先形成。
(4)文字的产生: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须要,文字产生了。
学问点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古代文明
主要时段
政治文明
文化成就
两河文
明(典
型:古
巴比伦
文明)
公元前
3500年至
公元前18
世纪
(1)约公元前2900年,苏美尔地区出现一系列城市国家
(2)约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1)创立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
(2)创作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
(3)独创60进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
古埃及
文明
公元前
3500~公
元前3100
年左右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
(1)创立象形文字
(2)制定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建立金字塔(体现法老至上权威,证明白埃及人在建筑和数学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古印度
文明
公元前6
世纪至公
元前4
世纪
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印度出现种姓制度
(1)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2)创作世界上著名的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3)创建了从1到9的数字,独创了“0”
古希腊
文明
公元前8
世纪至公
元前5
世纪
(1)公元前8~前6世纪,发展起数量众多、具有小国寡民、公民干脆参加国家管理特征的城邦
(2)斯巴达是少数人驾驭政权的寡头政治的代表,雅典是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的典型
(1)文学:神话、悲剧和喜剧等
(2)历史: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被认为是“史学之父”,修昔底德是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
(3)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学问点三古代文明的扩展
1.农耕文明
(1)扩展地域:西亚、北非的大河流域及旁边农耕区域。
(2)扩展方式:武力扩张。
(3)影响因素:农耕文明区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困难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使其具备了稳步扩大范围和影响的潜能。
2.希腊(海洋)文明
(1)扩展地域: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
(2)扩展方式:移民(或殖民)。
3.古代世界的帝国
(1)波斯帝国: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
①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整个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
②地方实行行省制,行省总督和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和制约。
③帝国建立了从中心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
(2)亚历山大帝国: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
①亚历山大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宣布君权神授,将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