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对奥尼尔的影响.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叔本华对奥尼尔的影响
解 英 兰
(运城学院中文系 山西 运城 044000)
摘要:叔本华是对奥尼尔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之一。叔本华的生命意志理论、反理性主义的哲学立场和悲观主义的人生观,对奥尼尔的生活、创作和哲学、美学思想都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突出反映在奥尼尔对爱情的诠释,对物质主义的深恶痛绝,对科学技术的作用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等方面。
关键词:叔本华 奥尼尔 生命意志理论 反理性主义 影响
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在探讨奥尼尔剧作和创作理念、美学和心理学等思想根源时,批评家关注较多的是尼采、弗洛伊德和荣格等人,而对于叔本华,却探讨得比较少。其实,在对奥尼尔的影响方面,叔本华即使不能和尼采等人相提并论,却也不容忽视,更何况尼采和弗洛伊德等人也曾受到过叔本华思想的影响。
一、叔本华哲学是奥尼尔创作的指导思想
叔本华是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哲学家。他最主要的著作是《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部著作集中体现了叔本华唯我主义、唯意志论的哲学体系、反理性主义的哲学立场和悲观主义的人生观。叔本华哲学思想中最为突出的有两个命题:一个是“世界是我的表象”,另一个是“世界是我的意志”。“世界是我的意志”是他哲学的核心。
叔本华认为,意志就是不能遏止的盲目冲动,就是欲求。它所欲求的就是生命,一是维持自己的生存,二是繁衍后代,也就是延长自己的生命。所以又可以把意志称为生命意志(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因而又被称为“生命意志论”,这是叔本华不同于其他唯意志论者的重要之点)。他进而认为,生命意志的本质就是痛苦,因为一切欲求都是由于缺乏,由于对自己现状的不满,一天不能得到满足,就痛苦一天,而又没有一次是可以持久的,每一满足都是新的欲求的起点,所以欲求是无止境的,痛苦是无边际的。要摆脱痛苦,就要舍弃欲求,摆脱意志的束缚,否定生命意志。
叔本华的哲学深深影响了奥尼尔。早在1906年,奥尼尔还是个18岁的少年时,他就发现了德国思想家叔本华。1909年至1910年之间,奥尼尔沉迷于叔本华。1912年奥尼尔向一位姑娘求爱时,特地向姑娘赠送了一本叔本华的著作来表示他的热爱和珍重。叔本华的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对奥尼尔的吸引力尤为突出。终其一生,叔本华都是奥尼尔“最为钦佩膺服的哲学家”之一。[1]
早期的奥尼尔经历了漂泊不定的艰难生活,再加上他与生俱来的痛苦,奥尼尔本能的寻求并皈依于悲观主义哲学,希望用这种悲观主义来解释他所认识和生活的悲剧世界。叔本华这位悲观主义色彩极浓的哲学家,成为他信奉和崇拜的精神偶像,在奥尼尔的戏剧中,我们时刻可以感觉到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的存在。
叔本华认为,决定爱情的力量安全是非理性的。在叔本华看来,爱情只不过是性的冲动的一种表现而已:“所有爱情,……仅仅根植于性冲动,它在最严格的意义上……的确只是一种个性化的性冲动。”[2]
叔本华认为,性冲动是人类通过表象对超越现象的现实的知觉,叔本华将它称为“意志”或“生命意志”。性冲动通常是生命意志的现象的表现,爱情(指对某个特定个人的性冲动)则是生命意志的表现,以爱侣结合所诞育的孩子为形式。生命意志促使一个男人去爱一个女人,以生殖一种特定类型的后代。男人陷入情网时,是在为种群而不是为他自身效力。因为生命意志不能依赖男人的觉悟为种族效力,所以它使他产生一种幻觉误以为他是在为自身效力,虽然实际上他在为种族效力时可能正在摧毁他个人的所有奋斗目标。
奥尼尔的剧作和创作理念乃至整个世界观都深受叔本华哲学的影响。据考证,为了写作《奇异的插曲》,奥尼尔特意重读了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在奇异的插曲》中,人物的那种繁衍后代的冲动,显然是和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论相吻合的。《奇异的插曲》的中心事件——尼娜和达列尔的爱情,几乎完全是叔本华爱情观的图解:人们一旦陷入情网,就会不顾理性的诉求和个人的幸福,丧失理智,沉迷于爱情给他们带来欢愉的幻想中,最后走向毁灭。所有对欢乐的追求都是徒劳的。因为“如果我们的意识还是为我们的意志所充斥;如果我们还是听从愿望的摆布,加上愿望中不断的期待和恐惧;如果我们还是欲求的主体;那么,我们就永远得不到持久的幸福,也得不到安宁。”[3]
《在奇异的插曲》中,女主人公尼娜发狂似地要生一个孩子。她深恨自己未能为在空难中丧生的初恋情人戈登留下血脉。结婚后,因为丈夫的家族有疯癫的遗传病,她宁肯和达列尔医生偷情以求生一个健康的孩子。
此外,奥尼尔这时期创作的《榆树下的欲望》等剧作,也与此相似。《榆树下的欲望》中的凯伯特已是70多岁的老人了,却受着传宗接代的强烈欲望的驱使,娶了一个30多岁的少妻,以致酿成了一出悲剧。?
总之,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叔本华的“生命意志”都影响了奥尼尔的创作倾向则是可以肯定的。[4]
二、叔本华的哲学是奥尼尔创作理念的思想根源
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