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第2节运动的描述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doc
Page1
1.2运动的描述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过程与方法: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相识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学习重点
1.机械运动的概念。
2.探讨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学习难点
1.参照物的概念
2.相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3.用实例说明机械运动。
●教学方式
讲解法、探讨法。
●教学用具
视频资料,玩具车、玩具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min)
〖师〗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第十章内容,相识到多彩的物质世界,知道了宇宙万物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都有质量,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那么这些物质存在的状态如何呢?
[探讨]
[总结1]今日,我们探讨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问题。为什么它们会运动或静止?(板书本章课题)
[总结2]我们首先看物体的运动该如何描述?(板书本节课题)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一)机械运动(10min)
1.现象
[问题]大家视察四周的物体,你认为它们哪些是运动的,哪些是静止的?
[回答](1)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2)走路的人是运动的;(3)飞出的足球是运动的;(4)地球是运动的;(5)分子是运动的;……(6)黑板是静止的;(7)教室外面的树是静止的;(8)马路是静止的;(9)大桥是静止的;……
也可能回答出一些其他的问题:(1)星星是静止的;(2)太阳是静止的;……
[分析](1)我们身边有运动的物体。如行驶的汽车、跑步的人们、飞行的足球等。
(2)宇宙是运动的。小学科学课上学过,地球本身在自转,还绕太阳公转,且整个太阳系都在运动。同理,银河系也是运动的,那么宇宙同样也在运动,所以从宏观上看,宇宙上的全部物体都是运动的。
(3)微观分子是运动的。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这些分子也是在运动的。
[总结]世界上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
2.概念
[问题]物体运动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们是运动的?
[视察]大家观看[播放视频1]:运动的自然界。
[总结]
凡是运动的物体,它们的位置在发生着变更,所以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更叫做机械运动。(板书)
(二)参照物(15min)
1.概念
[问题]既然自然界中全部的物体都是在做机械运动,可为什么我们还常说××物体是静止的呢?如黑板是静止的,房屋、树木是静止的等等。
[探讨]我们常说物体静止也是为了探讨问题便利,假如都运动,我们也不简单为物体定位了,房屋、树木说它们静止是因为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它在某一位置是固定不动的,即它相对于旁边的房屋来说,它们的位置没有发生变更;推断物体是否运动时,我们也常看它与其他物体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更,所以我们平常说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都是以一个物体做标准而言的。
[总结]参照物: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播放视频2]视察哪辆列车在运动?它们是以什么物体做参照物来探讨的?
2.特点
[问题](1)对某一运动状况的推断,所选的参照物只有一个吗?
(2)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运动状况肯定相同吗?
[分析]当视察一小汽车在马路上驶过时,推断它是运动的,我们可以选地面为参照物,也可以选路边的房屋做参照物,还可以选树木做参照物,它们都能得出汽车是运动的结论,所以对某一运动状况的推断,所选的参照物并不只有一个。
假如我们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如选汽车司机中靠椅,则会推断小汽车是静止的,所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运动状况不肯定相同。
3.练习
(1)已知参照物推断物体的运动状况。
①某车站并排停放着两列待发的列车甲和乙,过了一会儿,甲列车内一个人望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起来,然而,乙列车内的人通过窗口看甲车是静止的,假如以地面为参照物,上述表明。
②平直马路上,甲、乙、丙三人骑车匀速向东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无风,丙感觉逆风,则当时刮的是风。甲、乙、丙三个骑车速度最大的是,最小的是________。
(2)已知物体的运动状况推断所选的参照物。
①(2005年温州中考题)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
A.桥B.河岸C.水D.岸上的树
②在一条东西取向的平直马路上,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向东行驶,乙知甲车比乙车快,比丙车慢,则以为参照物时,三辆汽车均向西行驶。
(三)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10min)
[问题]同一状况,假如选择不同的参照物,会得出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不同的。这说明白什么问题?
[探讨]
[结论]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图片展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