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在召唤的教学设计.docx
田野在召唤的教学设计
田野在呼唤的教学设计1
教材内容
人音版教材第十册第四课《田野在呼唤》
教材分析
歌曲旋律前紧后松,曲调中的同音反复、半拍休止的运用,以及弱起节奏、附点节奏使音乐欢愉快泼、富有动感。其次声部配以恒拍节奏音型及“啦”的伴唱,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边走边唱的欢快神情,与第一乐段的平稳形成了鲜亮的比照。是一首利于培育学生合唱兴趣,帮忙学生建立合唱根本素养的优秀作品。
教学目标
1.感受和表现歌曲《田野在呼唤》富有动感、生气勃勃的音乐心情,精确而有感情的演唱。
2.能够用自然、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进一步提高合唱表现力量。
3.在体验合唱活动的特质与美感中感受春天的田园风光,喜爱与歌颂大自然。
教学重点
根本精确、完整、有感情地演唱各声部旋律。
教学难点
声部的融合、音乐心情的表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醒课题
(一)播放音乐,想象春天
导言:春天是暖和的,是缓缓暖风带来的渴望,春天是幸福的,是绿叶带来的盼望,让我们随着奇妙的音乐走进春天!
(二)发声练习
柯尔文手势唱音阶。(要求:在气息支持下,声音连贯流畅。)
(三)单音、音程模唱。(要求:留意音准,声部和谐。)
5555│i—‖4444│6—‖
5555│3—‖4444│2—‖
(四)其次声部旋律模唱
(要求:演唱时乐句连贯,音色严厉。)
(五)学生视谱并进展记忆演唱
(六)师生互动二声部合唱
1.学生唱其次声部,师唱第一声部。
2.视谱演唱高声部旋律。
3.生生二声部合唱。
4.谈感受:这是一个怎样的春天?(严厉)
(七)师生再互动二声部合唱
1.旋律加法:师唱歌曲后半局部主旋律,学生唱主干音。
2.比拟主旋律和主干音的演唱,谈感受:这又是一个怎样的春天?(布满生气)
3.视谱学唱歌曲后半局部凹凸声部主旋律。(要求:留意节奏、音准、心情)
4.生生二声部合唱。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春天,调整呼吸,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通过柯尔文手势,联觉记忆等方法学唱歌曲后半局部主旋律、主干音,稳固音准,为二声部合唱奠定根底。
二、倾听体验,学习歌曲
(一)初听范唱《田野在呼唤》
师:严厉而又布满生气的春天来了,春天的田野向我们发出了呼唤,倾听歌曲《田野在呼唤》,在歌曲中,一群儿童团的小伙伴随着春天的旋律动身去探访漂亮的意大利田园风光。请同学们感受小伙伴们旅游时的心情,并听听有几个儿童团去探访漂亮的意大利田园风光?(学生倾听作品)
(二)复听范唱《田野在呼唤》
师:的确是有两个旅行团,再次倾听,认真听听声部有什么特点,是怎样的两个儿童团?(学生复听作品)
师:好极了!一个声部的旋律较高,儿童团观赏着春天的美景前往的——春天儿童团;另一个声部的旋律较低,仿佛踏着轻快的脚步步行前往——步行儿童团。
【设计意图】通过初听,体验作品的心情,感知二声部的形象。通过复听,进一步感知音乐形象,并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两个声部旋律的不同特点。
(三)歌曲前半局部其次声部的学习
1.听辨歌曲前半局部的其次声部。
师:接下来教师弹奏一段旋律,大家听听这是哪个儿童团的路线?(教师演奏)
出示旋律,师边弹边唱。
2.学生练唱。(要求:轻快、跳动的声音演唱)
3.把握规律,练唱第三、五行旋律。
师:第几行小伙伴们转变了脚步?唱一唱
4.学生演唱师换方向踏步。
5.合音乐学生边唱边换方向踏步。
6.出示歌词“嘣”,生练唱。
7.合着伴奏音乐演唱。
(四)歌曲前半局部第一声部的学习,二声部的体验合唱
1.倾听歌曲前半局部范唱。
2.学唱曲谱,解决消失的问题。
3.在春天的意境中,运用力度变化演唱。
4.学唱歌词。
5.合音乐伴奏演唱。
6.师生二声部演唱。
师:教师参加春天儿童团,同学们参与步行儿童团,合作演唱,听听春天儿童团什么时候开头动身的?
7.把握弱起小节,体验学唱。
师:春天儿童团从其次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