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鉴定中常用生理生化试验.pdf
微生物常规生理生化试验
摘要利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铜绿假单
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进行淀
粉和油脂实验,证明不同微生物对各种有机大分子的水解能力的不同,从而说明不同微生
物有着不同的酶系统,掌握进行微生物大分子水解实验的原理和方法;使用大肠杆菌
(Escherichiacoli)和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vulgaris)进行葡萄糖和乳糖发酵试验,了
解糖发酵的原理和在肠道细菌鉴定中的重要作用,掌握通过糖发酵鉴别不同微生物的方法;
利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aerogenes)进行吲哚试验
和甲基红试验,了解两个实验的反应原理以及在肠道细菌鉴定中的意义和方法。
关键词生理生化大分子试验糖发酵试验吲哚试验甲基红试验
前言微生物代谢与其他生物代谢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微生物代谢重要特
征之一,就是代谢类型的多样性,因此使得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为人类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提供更多的机会与途径。人们在微生物的分类鉴定工作
中,常利用其生理生化反应作用作为重要依据。
微生物对大分子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不能直接利用,必须靠产生的胞外酶将大分子物
质分解才能被微生物吸收利用。胞外酶主要为水解酶,通过加水裂解大的物质为较小的化
合物,使其能被运输至细胞内,这些过程均可以通过观察细菌菌落周围的物质变化来证实。
糖发酵试验是常用的鉴别微生物的生化反应,在肠道细菌的鉴定上尤为重要。绝大多
数细菌都能利用糖类作为碳源和能源,但是它们在分解糖类物质的能力上有很大的差异。
不同的细菌含有发酵不同糖(醇)的酶,因而发酵糖(醇)的能力各不相同,其产生的代谢产
物亦不相同,如有的产酸产气,有的产酸不产气。
IMViC试验是吲哚(indoltest)、甲基红(methylredtest)、伏-普(Voges-Prokarer
test)和柠檬酸盐(ciratetest)4个试验的缩写,这4个试验主要是用来快速鉴别大肠
杆菌和产气肠杆菌,多用于水的细菌检查。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菌种
1.1.1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产气肠杆菌
(Enterobacteraerogenes)、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vulgaris)、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aeruginos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
1.1.2试剂
固体油脂培养基3个、固体淀粉培养基2个、葡萄糖发酵培养基试管和乳糖培养基试管
各3支(内装有倒置的德汉氏小管)、蛋白胨水培养基、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革兰氏染
色用卢戈氏碘染液、甲基红指示剂、乙醚和吲哚试剂等
1.1.3仪器和其他用品
无菌平皿、无菌试管、接种环、试管架等
1.2方法
1.2.1淀粉水解试验
(1)将淀粉培养基溶化后,冷至50℃左右,以无菌操作制成平板。
(2)将制成的平板用记号笔划成四部分,将、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在不同部位无菌操作画“.”接种,并在4部分上写上菌名。
(3)将上述已接种的平板倒置于37℃温室中培养48小时。
(4)将已培养48小时的平皿取出,打开皿盖,滴加少量卢戈氏碘液于平板上,轻轻旋转平
皿,使碘液均匀铺满整个平板。
1.2.2油脂水解实验
(1)将溶化的油脂培养基冷至50℃左右时,充分振荡,使油脂均匀分布,用无菌操作倒入
平皿中,待凝。
(2)将制成的平板用记号笔划成四部分,分别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
孢杆菌和大肠杆菌作为试验菌,均用无菌操作画“.”接种,并在4部分上写上菌名。
(3)将接种的平板倒置于37℃温室中培养48小时。
(4)取出平板,观察平板底层长菌的地方,如出现红色斑点,说明脂肪被水解,为阳性反
应。
1.2.3葡萄糖发酵试验和乳糖发酵试验
(1)用记号笔在各试管外壁上分别标明发酵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