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诊治规范.pptx

发布:2025-04-09约8.51千字共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诊治规范

汇报人:XXX

2025-X-X

目录

1.概述

2.临床表现

3.诊断

4.鉴别诊断

5.治疗原则

6.治疗方案

7.预后及随访

01

概述

疾病定义

定义概述病原学特点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由该病主要由白色念珠菌引起,属于条

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女性阴道炎症,是件致病菌,当阴道内环境失衡时,念

最常见的阴道炎之一,占所有阴道炎珠菌大量繁殖,导致炎症发生。

的30%-50%。

流行病学

VVC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尤其在

女性中较为常见,据统计,每年约有

1.5亿女性受到VVC的影响,给患者

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原菌种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主要由白色念珠菌引起,占所有病例的

80%-90%,其他念珠菌如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等也可能致

病。

发病机制

念珠菌在正常情况下存在于阴道菌群中,当阴道pH值降低、免

疫力下降或抗生素使用等因素导致菌群失衡时,念珠菌大量繁殖,

引发炎症。

影响因素

多种因素可影响VVC的发病,包括个人卫生习惯、避孕方法、性

伴侣、糖尿病、妊娠、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其中糖尿

病患者的患病率可高达50%。

病理生理学特点

阴道pH变化菌群失衡组织病理变化

VVC患者阴道pH值通常低于4.5,正常阴道菌群中,乳酸杆菌占优VVC患者阴道黏膜出现炎症反应,

正常阴道pH值在3.8-4.5之间,势,其产生的乳酸维持阴道酸性表现为上皮细胞变性、坏死,黏

pH值降低有利于念珠菌生长繁殖。环境。VVC发生时,乳酸杆菌数膜层可见白色斑点或膜状物,严

量减少,念珠菌数量增加,菌群重时可形成溃疡。

失衡。

02

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

外阴瘙痒阴道分泌物异常

患者常感到外阴瘙痒,尤其在夜间更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白色、稠厚、豆

为明显,严重时难以忍受,影响睡眠渣样,有时伴有异味。分泌物量可随

质量。瘙痒程度可从轻度到重度不等。病情变化而增加,严重者可能影响日

常生活。

性交疼痛

性交时可能感到疼痛或不适,这是因

为炎症导致阴道黏膜敏感,摩擦加剧

疼痛感。部分患者性交疼痛较为明显,

影响性生活。

体征

外阴红肿阴道黏膜改变

外阴皮肤和黏膜红肿,有时伴有红斑,阴道黏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