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课稿.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 近年高考诗歌鉴赏主观题中与诗眼、炼字有关题目统计: 什么叫“诗眼” 刘铁冷在《作诗百法》中说:“诗之有眼,犹人之有目也。” 人之目,乃心灵之窗口;诗之眼,则是洞察诗词旨趣的窗口。可见,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词,或是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体现主旨的字词句。 诗眼或为一字,或为一词,或为一句。其位置并不固定,可以在题目中,也可以在诗中。 诗眼分为两类:一是表现为一着诗的凝聚点,提示诗的主旨,这是全诗的诗眼,叫诗中眼。 二是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或词,这是局部的诗眼,叫句中眼。 (二)抓描写事物生动、 形象、准确的字词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三)抓诗中巧妙的修辞 弄字而境界全出。风弄花影,词人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弄字化静为动,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充满生机与情趣。 (四)抓词类活用 春风又绿江南岸 (王安石)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周邦彦) (五)抓典型词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诗眼、炼字题如何解答?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问:你认为诗中哪个字最妙?试作分析。 (2003 全国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分) 实战高考 “空”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的意思。 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 “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 * 对宋词《减字木兰花》中“红”“翠”的分析 2010四川 对宋词《望江东》中诗眼“隔”字的双重意蕴解析 2010年广东 对王维《新晴野望》中诗眼(炼字)的分析 09年全国2 对诗眼“网”字赏析 08全国2 集中体现诗歌主题的“交情”(诗眼)分析 06江西 关系全篇的字(诗眼)“怨”的分析 04江苏 炼字(诗眼)“闹”的分析 04全国二 对句中诗眼“咽”“呜”的判断分析 03全国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寻找诗眼 《江楼感旧》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一)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 ▲ 思 思的原因是独上江楼 思的环境是月光如水水如天 思的对象是去年同来的望月人 思的结果是风景依稀似去年 物在人非 思念 惆怅 落寞 凄清 看,在诗中指回望。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闹用了拟人的手法,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道:“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 绿写活了春风,隐隐传出了江南春来早的讯息,令人赏心悦目 “风”和“肥”,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可以想作风已老,莺正年轻;也可以想 想为雏莺从昂首待哺的娇憨,在风中慢慢丰羽、展翅离巢、婉转鸣叫的情景 。而一个“肥”字,可以想见梅子成熟、果肉鲜圆,悬挂枝头,诱人馋涎欲滴 的情况。这两个字,把江南初夏的景色写得生动迷人。答案: 雏莺在风中 长成了,梅子在雨中肥大了。既写出了其形态,又见出其动态 “红”与“绿”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 《泊船瓜洲》)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