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媒体理论与实践第四章(一).ppt

发布:2017-05-27约3.57千字共4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木壳留声机 手摇留声机 4.1 声音媒体 4.1.2 常见的声音媒体 录音钢丝 密纹唱片与唱头 4.1 声音媒体 4.1.2 常见的声音媒体 胶木留声机 狗牌手提箱式留声机 4.1 声音媒体 4.1.2 常见的声音媒体 钢丝录音机之阿炳 蜡筒唱机 4.1 声音媒体 4.1.2 常见的声音媒体 大喇叭留声机 钢丝录音机 4.1 声音媒体 4.1.2 常见的声音媒体 大 喇 叭 留 声 机 4.1 声音媒体 4.1.2 常见的声音媒体 4.1 声音媒体 4.1.2 常见的声音媒体 4.1 声音媒体 4.1.2 常见的声音媒体 4.1 声音媒体 4.1.2 常见的声音媒体 4.1 声音媒体 4.1.2 常见的声音媒体 4.1 声音媒体 4.1.2 常见的声音媒体 4.1 声音媒体 4.1.2 常见的声音媒体 * 第4章 音频媒体的 基本理论和使用方法 第4章 音频媒体的 基本理论和使用方法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Instructional 理论与实践 教学媒体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Instructional 第四章 的基本理论和使用方法 音频媒体 通常我们能听到物体所发出的声音是因为( ) A. 有发声物体存在 B. 发声物体在空气中振动 C. 发声物体在真空中振动 D. 人看到发声物体的振动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音色会逐渐改变 音调会逐渐降低 C. 响度会逐渐降低 D. 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会改变 把闹钟放在钟罩内,不断地抽出罩内空气,则听到闹钟走时的声音将( ) A. 不变 B. 变大 C. 变小 D. 无法确定 雷雨天的雷声是下列哪种物质振动发声的( ) A. 固体 B. 液体 C. 气体 D. 液体和气体 向远处的人喊话,喊话的人用手做成一喇叭形状,放在自己的嘴上,这样可以( ) A. 提高声音的传播速度,减小声音损失 B. 提高声音频率,听得更清楚 C. 减少声音分散,听话人处响度增大 D. 减少声音分散,使各处响度都增大 4.1 声音媒体 4.1.1 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物理属性 声音——物体的振动产生 声音的物理属性 4.1 声音媒体 4.1.1 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物理属性 4.1 声音媒体 4.1.1 声音的特性 声音——固体、液体、气体等介质传播 只有在1个标准大气压、15摄氏度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才是340m/s。 真空不能传声。 不同介质传播速度有所不同。 声波是疏密波,是纵波。 声音的物理属性 4.1 声音媒体 4.1.1 声音的特性 音强,即响度。 主观上——大、小、轻、重; 客观上——振幅。 振幅和距离是主要影响因素。 音高,即音调。 主观上——尖、高; 客观上——频率。 音色,发声体的不同带来的感受也不同。 波形包络,单个音符振幅的起始和结束的瞬态特性。 声音的物理属性 4.1 声音媒体 4.1.1 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物理属性 4.1 声音媒体 4.1.1 声音的特性 声波的频率范围是很宽的,由10-4Hz到1012Hz。 正常人耳只能听到20Hz到20000Hz之间的声音,听力是否与人的身体素质等因素有关? 通常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 超声和次声人耳都听不到。 4.1 声音媒体 4.1.1 声音的特性 声音表达信息的形式 语言 音响 音乐 4.1 声音媒体 4.1.1 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数字化 在时间和幅度上都是连续的信号称为模拟信号。 声音数字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采样和量化的问题。 4.1 声音媒体 4.1.1 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数字化 A.采样: 是将模拟信号数字化的第一个环节。它是利用周期性采样脉冲序列(常用p(t)表示)从连续信号中抽取一系列的离散值来得到采样信号的。 4.1 声音媒体 4.1.1 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数字化 4.1 声音媒体 4.1.1 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数字化 4.1 声音媒体 4.1.1 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数字化 4.1 声音媒体 4.1.1 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数字化 采样的过程实际上是模拟信号按照一定的格式在时间上的离散化。 数字音频的质量取决于采样频率、量化位数和声道数 声音文件大小的计算公式: 数据量(码流)=采样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