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6T-低碳社区试点效果评价技术规范.docx

发布:2025-04-07约1.7万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江西省地方标准

FORMTEXTDB36/TXXX—XXXX

FORMTEXT?????

FORMTEXT低碳社区试点效果评价技术规范

FORMTEXT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theeffectevaluationoflow-carboncommunitypilots

FORMDROPDOWN

FORMTEXT?????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CS

FORMTEXT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CCS

FORMTEXT点击此处添加CCS号

36

DBXX/TXXX—XXXX

PAGE1

目次

TOC\t标准文件_前言、引言标题,1,标准文件_章标题,1,标准文件_附录标识,1,标准文件_参考文献标题,1,标准文件_索引标题,1\h22540前言 II

236891范围 1

8170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152123术语和定义 1

285134基本要求 2

229805评价指标体系 2

314346评价方法 3

241527评价结果 8

271998评价组织与实施 8

17288附录A(规范性)低碳社区试点效果评价评分方法 10

7841附录B(资料性)低碳社区试点效果评价指标评分依据 3

32425附录C(规范性)评价报告提纲 7

22533附录D(资料性)家庭常用能源碳排放因子 8

14155参考文献 9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吉州区人民政府、江西金碳科技有限公司、江西两山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超、刘爱民、万海涛、刘敦开、石钰、吕力欣、张传波、邹敏、周蕾、万利利、雷蕾、刘国浩、赖淑雯、曾文祥、徐子好、罗青球、肖莺华、梁武茂、袁吉华、周萍、邓含芯。

低碳社区试点效果评价技术规范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低碳社区试点效果评价相关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结果、评价组织与实施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在江西省内开展的城镇低碳试点社区。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8613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20052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31490.1社区信息化第1部分:总则

GB/T5037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668节能建筑评价标准

GB/T51141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

GB/T51366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社区Community

以一定数量的人口为主体,在居住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定文化、组织制度、生活方式和归属感的地域生活共同体。

低碳社区Low-carbonCommunity

通过构建气候友好的自然环境、房屋建筑、基础设施、生活方式和管理模式,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实现低碳排放的社区。

碳排放CarbonEmission

社区居民因生活而消费的能源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包括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直接排放及外购电力和热力导致的间接排放。

可再生能源RenewableEnergy

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的统称。

非传统水源NontraditionalWaterSources

不同于传统标准供水和地下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

人均碳排放量PerCapitalCarbonEmission

社区居民每人每年因生活而消费的能源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能源种类包括电力、热力、煤炭、天然气以及液化石油气。社区公共区域的能耗不计入内。

基本要求

社区住户入住率应不低于80%。

社区所辖地理边界内,各类污染源达标排放。

社区三年内未曾发生重大刑事案件、重大群体性治安事件、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重大安全事件。

对低碳社区试点效果的评价应在改造完成且运行一年后实施。

评价机构应按照客观公正、科学严谨、全面准确的原则对申报社区进行评价。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