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白酒品评基础知识报告.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白酒品评基础知识 主讲人 目 录 第一节 全国评酒发展史略 第一届全国评酒会: 时间:1952年 地点:北京 主持单位:中国专卖事业总公司 评酒办法:根据市场销售信誉,结合化验分析结果,评议 推荐国家名白酒。 主持评酒工作专家:朱梅、辛海庭 评酒结果:将历史悠久,在国内外有较高的信誉的贵州茅台酒、 山西汾酒、泸州老窖特酒、陕西西凤酒命名为国家名 酒。 第二届全国评酒会: 时间:1963年10月 地点:北京 主持单位:原食品工业部食品工业局 评酒办法:评酒委员独立思考,按酒的色、香、味百分制写评语, 采取密码编号,分组淘汰,经过初赛、复赛和决赛, 按得分多少择优推荐。 主持评酒工作专家:周恒刚及国家评酒委员 评酒结果:共评出国家名酒8种—五粮液、古井贡酒、泸州老窖 特曲酒、全兴大曲酒、茅台酒、西凤酒、汾酒、董酒 意义:首次制定了评酒规则 第三届全国评酒会: 时间:1979年8月 地点:辽宁省大连市 主持单位:原轻工业部 评酒办法:采取密码编号,分型评比的方法。按香型、生产工艺和 糖化剂分别编为大曲酱酒、浓香和清香,麸曲酱酒、浓 香和清香,米香,其他香型及低度等组。按酒的色泽10 分、香气25分、口味50分、风格15分打分,总计100分。 主持评酒工作专家:周恒刚、耿兆林及国家评酒委员 评酒结果:评出国家白酒8种,国家优质酒18种。 8种国家名白酒:茅台酒、汾酒、五粮液、剑南春酒、古 井贡酒、洋河大曲酒、董酒、泸州老窖特曲酒。 意义:首次按香型、生产工艺和糖化发酵剂分别编组;确定了四种 香型(酱、浓、清、米)白酒的风格特点;确定了按色、香 、 味、风格四大项进行综合评定的基础。 第四届全国评酒会: 时间:1984年5月 地点:山西省太原市 主持单位:中国食品工业协会 评酒办法:采用按香型、糖化剂编组,密码编号,分组初评淘汰 ,再进行复赛,选优进行决赛的办法。 主持评酒工作专家:周恒刚、沈怡方等以及国家评酒委员 评酒结果:13种国家名酒(国家优质食品金质奖)—贵州茅台、 山西汾酒、四川五粮液、江苏洋河大曲、四川剑南春、 安徽古井贡酒、贵州董酒、陕西西凤酒、四川泸州老窖 特曲、四川全兴大曲、江苏双沟大曲、武汉黄鹤楼酒、 四川郎酒。 意义:评酒员考核开始增加理论题;酱香、清香型低度酒相继问世。 第五届全国评酒会: 时间:1989年1月 地点:安徽省合肥市 主持单位:中国食品工业协会 评酒办法:① 香型分为酱香、清香、浓香、米香、其他香型5类;酒 度分为40–55度、40度以下两档;糖化剂分为大曲、麸 曲和小曲3种。 ② 酒样密码编号。采用淘汰制,进行初评、复评、终评。 ③ 评酒采用百分制:色泽10分,香气25分,口味50分, 风格15分。去除每组酒样的最高及最低分后计分统计。 ④ 对上届获得国家名酒和国家优质酒进行复查认定。 第一节 全国评酒发展史略 第五届全国评酒会: 主持评酒工作专家:沈怡方、曾祖训等以及国家评酒委员 评酒结果:国家名酒金质奖17种,其中13种为上届国家名酒经本届 复查审定,新增加4种,即武陵酒、宝丰酒、宋河粮液、 沱牌曲酒。 意义:对于浓香型白酒,规定了己酸乙酯的上限,约束了以香取胜 的局面;细分为十大香型,达到香型的顶峰。 1989-1999 全国性品评工作停止 各级评酒师队伍建设没停止 1999至今 陆续恢复国家评酒师培训考核 每年一次全国性白酒质量鉴评活动正常化 第二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