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3-14版初中化学金榜学案配套课件:第4章 第2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沪教版九年级上).ppt

发布:2017-05-30约3.38千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第2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学习主题 一 质量守恒定律 【问题导引】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如何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呢? 1.探究实验: (1)实验装置。 (2)实验现象。 ①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a.现象为:_______________,反应前后,天平_________。 b.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②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a.现象为:石灰石表面___________,反应前后,天平_________。 b.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反应前后的质量___变化(填“有”或“无”)。 有蓝色沉淀产生 保持平衡 硫酸铜+氢氧化钠→硫酸钠+ 氢氧化铜 有气泡产生 保持平衡 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无 2.概念:_______________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 _____________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参加化学反应的 反应后生成的 学习主题 二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问题导引】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 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呢? 1.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 (反应物)的_____,_________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变化中,组成物质的原子种类_____,原子 数目和质量_____。 原子 重新组合 不变 不变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数目改变吗? 提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的分子被破坏,生成原子,原 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不同种分子的构成不同。所以,化学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数目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考点 1 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典例】小刚和小洁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请填写以下探究过程中的空格:(提示: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钙;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 (1)提出假设: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量   。 (2)确定研究方法:分析推理,查阅资料,实验探究。 (3)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刚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A 所示,小洁的如图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 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4)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小刚认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 生成物的总质量不相等;小洁认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 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    ,请你 谈谈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  。 (5)结论分析:请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 论:? 。 【解析】(4)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小洁的结论正确。小刚选用的是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到空气中去,导致称量结果偏小,所以该实验应在密闭的装置中进行。 (5)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 答案:(1)相等 (4)小洁 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到空气中去,导致称量结果偏小 (5)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 考点 2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与实质 【典例1】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 A.蜡烛燃烧时,越来越短,最终消失 B.铁丝燃烧,其固体质量增加 C.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D.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 【解析】选C。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质量守恒定律只能用于解释化学变化过程,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蜡烛燃烧、高锰酸钾受热都是因为生成的气体散失到空气中质量减少,铁丝燃烧是因为有氧气参加了反应质量增加。 【归纳总结】(1)质量守恒定律只能解释化学变化不能解释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是物质的“质量”守恒,而非“体积”守恒。 (3)质量守恒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不包括未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也不包括杂质。 【典例2】如图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某化学反应: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两种反应物均为化合物 【解析】选A。该反应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