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选修4.docx
2024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实录新人教版选修4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2024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实录新人教版选修4
本节课主要围绕弱电解质的电离展开,包括弱电解质的定义、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电离常数、酸碱滴定、缓冲溶液等内容。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掌握弱电解质电离的基本规律和计算方法,为后续学习酸碱平衡和电化学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理解弱电解质电离的规律和影响因素。提升化学符号表达能力,能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增强逻辑推理能力,运用电离常数进行定量分析。培养化学应用意识,学会运用弱电解质知识解决实际化学问题,如酸碱滴定和缓冲溶液的配制。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及其与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区别;
②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③利用电离常数判断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和溶液的酸碱性;
④弱电解质在酸碱滴定中的应用,包括滴定曲线的分析和计算。
2.教学难点,
①理解电离常数与电离程度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电离常数判断弱电解质的电离特性;
②掌握电离常数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如温度、浓度等对电离常数的影响;
③理解缓冲溶液的原理,并能根据缓冲溶液的pH值和电离常数计算其组成成分;
④将弱电解质的电离理论应用于实际化学问题,如酸碱滴定实验中的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新人教版选修4教材,包含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和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相关内容。
2.辅助材料:准备与弱电解质电离相关的图片、图表、动画等多媒体资源,以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电离过程和电离常数概念。
3.实验器材:准备酸碱指示剂、滴定管、容量瓶等实验器材,用于演示酸碱滴定实验,并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以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在实验操作台附近布置实验器材,方便学生使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强电解质的电离,那么弱电解质与强电解质有何不同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弱电解质的电离。
2.学生回答:弱电解质在水中只有部分电离,而强电解质则完全电离。
3.老师总结:很好,这就是弱电解质与强电解质的主要区别。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深入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规律及其应用。
(二)新课讲授
1.弱电解质的定义和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老师讲解:弱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只有部分电离的化合物,其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与强电解质类似,但要注意表示出电离程度。
学生跟随老师书写电离方程式,如醋酸的电离方程式:CH3COOH?CH3COO-+H+。
2.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及其计算
老师讲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Ka)是衡量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的物理量,其计算公式为Ka=[H+][A-]/[HA]。
学生根据公式计算醋酸的电离常数,并讨论电离常数与电离程度的关系。
3.弱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和缓冲溶液
老师讲解:弱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其电离程度,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则溶液呈酸性;若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则溶液呈碱性。缓冲溶液由弱酸及其共轭碱或弱碱及其共轭酸组成,具有抵抗pH变化的能力。
学生举例说明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如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
4.弱电解质在酸碱滴定中的应用
老师讲解:弱电解质在酸碱滴定实验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测定溶液的pH值和计算滴定终点,可以确定酸碱的浓度。
学生讨论酸碱滴定实验中弱电解质的选用和计算方法。
(三)课堂练习
1.老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计算醋酸的电离常数。
2.学生计算醋酸的电离常数,并讨论计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老师提问:请同学们举例说明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4.学生举例说明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并讨论其适用范围。
(四)课堂总结
1.老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弱电解质的电离规律及其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弱电解质的定义和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2)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及其计算;
(3)弱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和缓冲溶液;
(4)弱电解质在酸碱滴定中的应用。
2.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弱电解质电离的相关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查阅资料,了解弱电解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食品、医药、环保等领域。
3.准备下节课的预习内容,提前预习弱电解质的相关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并掌握了弱电解质的定义及其与强电解质的区别,能够